40;儿子。”
“啪”的一声,老父亲的手已经拍在了桌子上。
“……”
胤祐抬起头来,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站起来,把书藏到了身后。
康熙指着他:“你成天在上书房书不好好读,功夫也不好好练,就看这些闲书。”
“我只是……课余时间看看。”小家伙想也不想就把皇贵妃卖了,“是额娘说,读完书练完字可以看看。”
皇贵妃问:“那你今天的书读完了吗,字练完了吗?”
“读完了读完了,字也练完了。”
小家伙飞快的领悟了额娘的暗示,立刻拿出自己刚写的字递到阿玛跟前:“今日……今日练的是《颜真卿诗品三首》,请阿玛过目。”
康熙在拿过那几页纸的时候,心里就在想,今日无论如何也不能饶了他。
可是低头一看到他的字,就忍不住上扬嘴角。
他儿子的大字写得是愈发精进纯熟,尤其在临摹颜真卿的字帖上,颇有颜体那种圆润饱满、端庄典雅之美,一笔一划间让人感受到盛唐时期的韵味,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五岁多孩子写出来的字。
老父亲现在心里纠结上了,这到底是该生气还是该消气呢?
小家伙又说:“今天师傅教授的《论语》我也已经背完了,阿玛我给你背诵一遍吧。”
也不等康熙点头,他就自顾自的背了起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康熙被他搞得彻底没了脾气。没错,他这儿子确实娇生惯养,不思进取,又懒又怕吃苦。
但是他聪明啊,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通。
别的阿哥读上几十遍都不一定能背下来的文章,他只需要读个几遍就能滚瓜烂熟。
“阿玛……”胤祐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还要打我屁股吗?”
“打屁股?”康熙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容,“你长大了,现在不打屁股了。”
小家伙脸上立刻绽开一个笑容,“真的吗”三个字还没出口,就听他阿玛接着说道:“以后改打手心。”
“!!!”
几乎是出于本能,胤祐立刻把手里那本《西游记》放在了书桌上,然后就小手攥紧,背在身后,还往后退了一步,整个人都快抵在了后面的书架上。
康熙问他:“怕了?”
小家伙猛点头:“怕!阿玛绕了我这一次吧,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都快成了他犯错时候的口头禅,每次都说不会有下次了。
的确,同样的错误他从来不会犯第二次。但是,他总有稀奇古怪犯不完的新错误。
康熙也不跟他计较,一屁股坐在了他刚才坐的位置上,拿起那本《西游记》翻了两页。
意外的发现,儿子看个话本竟然还会标注释,不认识的字他会圈出来,在旁边写上一串符号。符号看起来有点像南怀仁他们那边的文字。
有些字词他还会在旁边标注解,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大部分记号都标在了吃的上面。什么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蕨粉干薇、木耳豆腐皮、花椒煮莱菔……看得康熙都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小家伙看到阿玛笑了,他也不自觉的放松下来。伸长了脖子往书上看,强烈的好奇心让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阿玛明明在生气,究竟看到了什么,竟然会笑起来。
然后他就看到,自己勾出来的那一大段天厨御宴。
小家伙伸出手指在一处上面:“我想试试这个糖浇香芋,还有这个蕨粉干薇,阿玛你最想吃什么。”
康熙的手指动了动,正想点在那道“燕子不来香且嫩”上面,听名字就挺有意思的,也不知道做的是个什么玩意儿。
可他刚动了这个心思,就关注了自己的手指,抬起头来瞪了儿子一眼:“你就知道吃,站好!”
小家伙吓得一哆嗦,只得乖乖地退后半步依言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