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如何?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程度。
这还是对方着急跑路,着急出手,不然花街上的花楼,远远不止这个价钱。
在别的地方买个楼开青楼自然更便宜,但生意、消息都比不上花街。
柳茹月咬咬牙,就把银子付了,一万五千两,就此全没了。
拿到了花楼的地契,用假身份去衙门办了过户后,姑娘们的卖身契,原东家也随手放在箱子里给了男子打扮的柳茹月。
她不管花楼,便把姑娘们的卖身契都给了莺歌,她相信莺歌能管理好,也能把这些姑娘训练成她需要的模样。
趁着莺歌整顿花楼,柳茹月又脚步匆匆的去敲定长乐路的铺面。
传统华夏菜,才是让她能扎根京城的根本,糕点不过是另辟蹊径。
如果开一个正常的饭馆,她把精力放在糕点上,就没办法做传统华夏菜了。
请外面的厨子来,作出的菜到底不是她做出来味道。
每天就做几桌菜,剩下的时间,她也能帮莺歌那边做菜做糕点了。
这么一想,柳茹月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手里银子不多,她也没办法搞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张仪式。
免费让人来品尝一天,她也没那么大的本钱,没办法备下那么多吃食。
而且,很多来占便宜的人,也不会帮她宣传。
陈熙的要求比较高,明显是想让她做的菜引起有身份有地位之人的注意。
让普通的贩夫走卒免费吃了她的东西,也很难让有有头有脸的人注意到,且会让别人对她这个店的定位有错误的认知。
贪便宜的人来吃了她的菜,后面她的菜价那么高,那些人肯定不会继续来吃。
其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没有口耳相传,也不会来她这一个小店吃饭。
而她的目标沈丞相,又听不到其他同僚推荐,就更不会来了。
左右,也无法达到陈熙的要求!
有了!
柳茹月在纸上列了十二道菜,两种酒,两道甜品出来,在脸上做了一些修饰,让自己看上去更黄一些,这才背着狗娃出门买菜。
根据一路上大家吃了她做的
菜的反应,柠檬鱼首当其冲在菜单里。
天下好物,聚在京城。
京城的繁华,让第一次好好逛街的柳茹月咋舌。
她要的香料、食材,都能在菜市找到。
买了一个鸡公车,分成三次,将买的食材、刀具、锅碗瓢盆都放在上面的框里,推回了家。
随后,柳茹月又去买了一挂鞭炮、一个铜锣,买了一丈写春联的红纸。
回到铺面上,她也来不及收拾铺面,将狗娃放在地上,让他自己玩拨浪鼓。
裁纸,研墨,提笔在红纸上写下了上联。
这也是她见过别人出的对子,她自己没念过太多书,对不出如此精妙的对子。
隔壁是花街,有些文人雅士会来这边寻吃食。
所以,她就把第一批客人放在这一些自诩文人的读书人身上。
他们不会像官僚那么挑吃饭的地方,反而更想对对联来证明自己,吃饭只是对对联赢了之后的奖励。
他们应该不会拒绝这样的奖励,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奖励。
有些人有些才华,能对的上对联,逛了花街又没钱吃饭,肯定会来这里对对联的。
那么,她这个较为简陋的食肆,至少也能先走进这些士子文人的视线里。
写好对联,柳茹月又写好了游戏规则。
“小店新开张,优惠大酬宾!
初二是本店开张第一天,只要当天能对上门口对联(仅十幅),全免费(仅十桌、每桌最多八位)。
初三是本店开张第二天,只要当天能对上门口对联(仅十幅),半价(仅十桌、每桌最多八位)。
本月初四,只要当天能对上门口对联(仅十幅),第一个对上,一桌免费。
第二个对上,半价。
第三个对上,八折。
第四个到第十个,九折。(仅十桌、每桌最多八位)。
本月初五到下月初五,第一个对上,一桌免费。
第二个对上,一桌半价。
第三个对上,一桌八折。
第四到第十,不打折。
本月初二到下月初四,对上对联的人,三
天之内不可再对对联。
本店每天只做十桌饭菜(辰时-申时之间),一桌固定12道菜、两壶酒、两道甜品。
下月初五开始正常营业,可提前预约下月初五之后的饭菜,只接受预约,非预约不接待,望谅解。”
找了一块木板,将写好字的对联贴在上面,又贴了一张空白的红色纸在一旁。
而规则,字数太多,纸有些大,柳茹月贴在了墙上。
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