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王妃又与人私奔了> 第三十三章 夜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夜闯(1 / 2)

自叶星璨一行进了宛城,铁鹰军参将第一时间派了快马赴京,上报宛城之变,再问问既然悯长公主和御林卫已经进城救人,是否还需要以军队继续封城。

这不报还好,朝堂上本以为无事可退的满朝文武听闻悯长公主进了宛城,皆是一愣,又听说是御林卫右统领王绍远负责开路和交涉,目光齐齐看向左侧居首的王宰丞,神色不一,却都是意味深长。

王宰丞尴尬的站在大殿上,那脸白了又红,红了又黑,煞是精彩,眉头更是深深蹙成一个川字,只想将那擅作主张和朝廷对着干的混小子拖回家去,杖择五十。

王宰丞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直接跪下代子请罪。

惠宗倒是未加理睬。

再听端雪铁骑自宛城百里外便竖旗换装,高调入城救人,惠宗震怒,这摆明了让天下之人看朝廷和自己的笑话,抬手便将身后御枕扔下殿去,再是深吸了口气,这才稳住了皇室威严,面无表情地扫视着堂下垂手而立的臣子。

“众卿觉得,永宁王府,这闹的是哪一出?悲天悯人之心吗?”

惠宗越说怒气越盛,“既然人已入城,给朕传令,继续封宛城,朕倒要看看,他们怎么收场!”

还不等王宰丞松口气,堂下又是传来急报,说曹操便来了曹操,这急报竟然就是来自几十年也不上报一次的永宁王府。

御前大太监刘双接过急报,站在堂前,等待惠宗示下。

惠宗漠然的看着这急报,背过身去,表情不可见,半晌才对刘双道,“他要做什么,朕听听。”

刘双低头看向急报,洋洋洒洒一大篇,说白了就是永宁王听闻悯长公主入了宛城,心下担忧,请求圣上特令,出封地,救公主。

惠宗听毕,便是一笑,看不出是真是假是情是讽,也不说允还是不允。

堂下众臣也是喏喏,噤若寒蝉,无一人言。

“众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还是惠宗最先开口。

“臣以为”,与素日议事不同,御史台主官黄玉冰却是先开口,“圣上应允。几日前,民间便有传闻,永宁王听闻悯长公主入了疫情四溢的宛城,焦急万分,当即便从北胤撤兵,已经到了封地边界线,只待圣上旨意。今日一早,各地监丞也都传来消息,永宁王疼惜未来王妃,不顾自身安危,要入宛城救人,此情可鉴,感天动地。”

兵部尚书张铮也是一拜,“臣以为,永宁王用兵三十余万,与悯长公主又有婚约,青梅竹马,既然已经到了封地边线,再不允,恐怕天下议论之人会更多。”

惠宗听闻,神色愈发凝重,看似不经意地一提,“现今请旨出封地,下一步,便是入永宁了吧……”

话未尽,意已传,关键是有人解其意。能站在堂中之人,都不傻,所谓不语只是装傻罢了。

郁郁不得的王宰丞立刻若有所思状微微点头,动作幅度不大,只见惠宗一个肯定,便立刻立好了旗帜,“臣以为不妥。”

向着惠宗深深一拜,“日前,臣听闻永宁王已经灭了北胤三大部族中的两个,如今,不乘胜追击,反倒以情爱为由,要出封地,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哦?”惠宗合掌,语气也有了起伏,“宰丞之意?”

“永宁王不可出封地,是祖制,请圣上三思!”王宰丞朗声道。堂下众臣立即附和。

惠宗点了点头,“既然众卿家都这么说,刘双拟旨,如此回复永宁王罢。”

“喳——”刘双眼中却是变幻莫测。

宛城城外,铁鹰军得了圣旨,才知悯长公主和御林卫一行入城并非领了圣旨,而是擅做主张,参将自知犯了大罪,赶忙令军队打起精神,除了之前所设三道关卡,更是加派五千兵士,不间断的在宛城各边线巡逻布防,不能放出一人,更不能再放进一人。

也是那日夜里,一人一马,自西北边线,风驰电掣而来。距城十里处下马,隐在暗处,细细打探,看铁鹰军所设路障,刀兵手护枷栏,弓箭手暗藏于台上。

来人倒也不担心,竟然扬起嘴角,轻松的笑了笑。似是早已料到,伸手取出一支鸣镝,朝着宛城方向射出。

不到一刻钟,宛城城墙侧角便是爆炸又燃火。

刚才还在众将面前自夸此次布置周密的铁鹰军参将,见得此般情景,青筋都爆了起来,带着兵士立即往那边赶去。

果然,这话不能太满,圆不了场,甚是丢面。

城内,这几日因着甘络花药效显著,宛城瘟疫情况好转不少,更验证了宛城之疫,是人为投毒。

王绍远先是出城与铁鹰军了解了宛城封城情况,确定那日在霖沛山所遇两人不可能从任何途径逃出宛城后,便加派了兵力,继续搜山寻凶。

每日都是清晨出门,披星戴月,大晚上才回客栈休息。

这夜刚回来,便听见敲门声,于是勉强定定神,整了衣衫,就着盆里的凉水洗了把脸,困倦疲怠之意总算是消了些。

打开门,见是公主带着燕儿,浅浅笑着看向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