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之中,若是论极尽奢华之所应当是皇宫莫属,若是说玄之又玄之地,人们一定会想起观星阁楼。
观星阁楼作为顺天王朝一处玄之又玄之地,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令历代帝王每逢重要节日都要前去参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因此观星阁楼作为皇家圣地,守卫森严,若是没有特别许可,几乎无人可以进入。
观星阁楼现任钦天监可是历代之中最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名叫杨皓,已是鲐背之年,担任钦天监五十年来,所预测之事十之八九都一一显验,深受皇帝陛下信任。
杨皓原名孙皓,早年游历天下,对玄黄之学情有独钟,曾经拜师杨黎门下,继承他一生所学,为了感念师恩特意改姓为杨,随后独自闯荡天下,甚是无趣,胸怀济世救民之心,特意参加官员选拔,从此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最后爬上了这个高位,就连当今的皇帝陛下现在对他也要礼让三分。
深夜时分,杨皓站在楼阁的阶梯之上,高高抬头,望向满天星辰,皱眉不已。
台阶之下,有一位十来岁的小道童,呆呆地望着天空,发呆出神。
这些天,这位小道童可郁闷了,一向开心快乐的师父,最近几十天来,始终皱眉望星空,就连吃饭,也是垂头丧气。
这位小道童一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想让师父能永远陪着自己,二是能继承师父平生所学,并且发扬光大,但他看来第一种可能性居然远远大于第二种。
杨皓静静地低下头来,转身坐在阶梯之上,小道童急忙走上去,并排坐着,好奇问道:“师父,你又看见了什么?”
杨皓摇摇头,和蔼道:“什么都没看出来,估计师父这辈子是看不懂了,以后就靠你了。”
小道童抓抓脑袋,本来就没什么自信,今天又丢来如此大的包袱,他更没有自信了,惊讶道:“师父都看不出,想必我这辈子更是看不明白。”
杨皓笑着道:“看不明白就多看。”
小道童嘟嘴道:“师父为什么不再多看一会儿?没准就看明白了。”
杨皓一挑眉,额头上尽现流水般的花纹,轻轻地敲了敲小道童的额头,哼声道:“我若是再看下去,非得窥其天机,口中吐血三尺三,染红白绫千百丈,非得暴毙而亡不可,你还想不想让师父多陪你几年了?”
小道童立刻慌了,哭丧着脸道:“师父你千万别看了,你还有好多东西都没交会我呢,你还不能死。”
杨皓瞬间脸都青了,这话无论怎么听,无论都像是收了一个逆徒,可只有他心中清楚,这个小徒弟是最关心自己的人,只不过有时说话,确实会出乎人的预料。
杨皓随后嘻嘻一笑,和蔼道:“那你可要快点学,万一师父哪天嗝屁了?你多划不来呀!”
小道童肯定的点点头,不知从何处掏出一块白襟,笑嘻嘻道:“我得把师父眼睛蒙上,免得哪天师父忍不住又去看看了,万一真就嗝屁了,那我可怎么办?”
杨皓对这个古怪的小徒弟此等行为搞得哭笑不得。
忽然,他笑嘻嘻的笑容变得僵硬,渐渐收敛,平淡说道:“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歇着吧。”
小道童摇摇头,反驳道:“我不回去,万一师父你背着我又去看了,我得在这里看着你。”
杨皓目色坚定,吓唬道:“你若不听师父的话,明天就将你赶出去。”
小道童瞬间神色哀伤,依依不舍,三步一回头还想不停地嘱咐几句,随后走出了门。
见小道童离开后,杨皓的目光微微望向巨大的书柜后面,开口道:“既然来了,何必要躲躲藏藏。”
巨大的书柜后面缓缓地走出了一道黑色人影,仔细一看,竟是墨天折,腰间别着一把精美的短刀,静静的停在台阶前,恭敬的行了一礼,恭敬道:“前辈好本事,晚辈被受教了。”
杨皓哈哈一笑,沉闷道:“你太过谦了,外面层层守卫,你能悄无声息的走到这里,你也不赖。我只不过是一介将死老人,你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墨天折一手压着短刀刀柄,一手负在背后,身体站成笔直,声音无波无折,“前辈缪赞了,晚辈此次前来,想向前辈讨教一个问题。”
“请讲。”杨皓随口道。
“听闻前辈前几日,进宫面圣提及灭世之子祸害苍生之言论,恳求陛下秘密派兵诛杀,实在让人难以信服,顾此来问上一问,前辈有何实际证明?灭世之子真正存在,并且还能祸害寰宇,危及庙堂社稷。”墨天折冷淡道。
杨皓略微惊讶,因为这件事他只于皇上说起过,此等机密,此人如何得知?
他平静的摸了摸胡须,慢悠悠道:“前些日子老夫夜观星象,看见东方龙雀吞象,两月相承,实乃大凶之兆,近些日子再看,竟发现双星相冲,二世将临,尽管天机难测。可在种种迹象,无不验证万年前的那个传说——灭世之子降临,二世相冲,世间重归馄饨,万物苍生尽亡。”
墨天折呵呵一笑,冷淡道:“空口无凭而已,传说中的第二世在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