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拥凛冬> 第9章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1 / 1)

写这一章之前,我实在是万万想不到,自己才刚替换完三万字,就又要写一个【重写通知】,所以说这篇文真的是命途多舛诶,我也有些哭笑不得,哈哈。

但是怎么说呢,还是那句话吧:我并不想把作者圈的事带进你们身边。毕竟经历过被举报,被挂,锁文重写,再开,三万又三万,我的心情已经很平静。

只是有些感想,在即将准备休息一段时间的当口,我还是想要跟大家聊一聊——

从头说起吧。

事实上,在写文的另一面,真实取材的这一面,我一直都只是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所以诚恳地说,我的阅历其实都仅仅只是来自书本,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是从自己的专业所学去对待自己的写作。譬如我学政治,就会写政治,学历史,也写历史,选修过金融,对股市感兴趣,所以原本在大纲后,也都准备涉猎到这一方面,包括写香港,也是因为喜欢香港这座城市(在近期事件发生之前,这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做过很多功课,而身边就有对香港回归前后的各种制度变迁很有研究的教授和同学可以请教。

但是,我确实必须承认,个体的环境如果不能与整个大环境结合,仅仅从自己出发而认为完全无错,显然也是我的一种过分自信。

因为,哪怕我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香港的法律制度,但是写作的人设有时无法面面俱到,从我之口,从我人物之口说出的无意一句话,也会引发麻烦和误会。譬如,我本并不打算去营造90享受特权,而是为了之后他反抗家庭安排、反面衬托他从小到大没有依托过家中背景做伏笔,但是程天赐的一句“谁都管不住他”,联系起“他爷爷是上一任总警司”,似乎也能成为挑起普通民众与上层矛盾的口诛笔伐焦点,有败坏警务人员形象的嫌疑,这确实是我在写作上的不严谨。

好在,种种指责至今,其实我也并没有被打倒。

因为从我自己而言,其实我依旧不后悔自己写了这个题材。

因为我确实做了很多准备,为所有的人物做了厚厚的人设积累,如果只是让我自己去讲,我会说“他们都不是坏人”,会给出大批大批的资料证明,卧底真实案例,人物心理转变的情节设计,我问心无愧,反思的只是自己在一个无法写类似题材的今天过于自信,而为相关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既然有人提出问题,担心会影响晋江,那我也立正挨打,接受结果。因为我明白,如果对方确实从文字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而这个观点被不断放大,最终影响到晋江,那是我最不想见到的结果。

我并不想让认真负责的编辑,一直温暖鼓励着我的读者,一起成长起来的同期,来为我的选择负责。而且诚恳的说,我也确实头疼于层出不穷百般理由的举报,那些理由一个一个字都写满了吃人。连“威胁恐吓停车场老伯”的说法都能够写出来,我并不苛求他们的沟通理解。

所以,就这样吧。

经历过这些事,一方面,我确实身体不适,想要暂时休息一段时间调整思路,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推延,原本预定好的1月底-3月底两个月时间,现在仅剩下一个月,与我忙毕业论文还有准备之后直博的时间冲突,所以最后还是决定,暂时停止这本的进度,直到暑假再重新开始。

依旧是《我拥凛冬》,文案剧情不变,依旧是他们俩的故事,但是彼时大概就真是从校园开始写了(参见前两章),整体剧情更加甜美些~大家如果不看类似题材,取收随意。

以及,最后还想再说一句。

总有人对于我说话的语气风格挑刺(扶额),认为我卖惨、虐粉(?),我只想最后再解释一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很酷,很拽,或者很霸气,我就是这样的脾气,难道非要我破口大骂,满地打滚,才让人满意?我偏不。

我不会因为网络上的戾气毁了自己。

我说这么多,需要的也不是同情,仅仅只是为了给追文的大家一个交代。

总之,无论如何。

晋江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跟你们遇见真的非常开心。

能够因为写文而成为你们的朋友,成为故事的讲述者,真的非常开心。

很抱歉你们为这本书付出的精力,希望你们之后能遇到自己喜欢的文,自己的宝藏作者,在晋江这片藏了很多很多好文章的地方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慰藉。

愿温柔始终与你同行。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