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唐长公主> 第179章 歌尽风流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章 歌尽风流10(1 / 4)

179

李治目力尽失, 用药期间, 皇太子李弘监国。

秋天来临的时候, 李治带着他的皇后一同去了九成宫。这一次, 太平公主并未随行。

父亲去了九成宫, 李沄无事可做,干脆去杏子林找永安县主玩。

梨花苑离杏子林不远, 城阳长公主去世后, 本该要将梨花苑收回的, 可圣人爱屋及乌, 念及城阳长公主去世时薛绍尚未成家,将公主府以及梨花苑都赏给了薛绍。

九成宫的秋色十分迷人。

骊山的秋色也不差。

李沄到了杏子林去找永安县主玩,平阳县子的夫人柔奴也在梨花苑里小住,还邀请了一些贵女到梨花苑做客。

至于几位小郎君, 不管是薛绍还是武攸暨,或是宋璟, 他们如今在朝中都不是干闲职的人, 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太平公主的驸马都尉苏子乔, 也是奔波劳碌。

李沄坐在杏子林中的秋千上,秋千有一下没一下地荡着, 她笑着跟永安县主埋怨已经好些日子没好好瞧一瞧她的驸马了。

“自从当了龙武卫的大将军,子乔每天都很忙。阿耶在大明宫的时候, 时常找他说话。如今阿耶去了九成宫, 又变成了太子阿兄找他。除此之外, 他还得去禁军的大营去转一圈。若是日落之前不能赶回来, 就要在军营里过夜……”

公主穿着一身淡樱色的常服,乌浓的青丝用金环简单地固定着,耳垂上带着珍珠铛。

她有些日子没有像如今这样与永安县主待在一起,什么都不必想,只是闲话家常般说着近来发生的事情,心情十分放松,语气也透着娇慵。

“我本想让子乔陪我在杏子林待两天,再到骊山上去观赏秋色的,可惜,他天生忙碌命。”

略顿,公主又续道,“不仅忙,还穷。”

周兰若:“……”

两个贵主就这么坐在秋千上,秋千来回地荡着。

秋日的阳光洒落在林中,光影斑驳,风吹过,杏树枝叶摇摆。

周兰若:“宋郎也忙,但不如苏将军忙。前几日绍表兄陪着柔奴到梨花苑,顺道来杏子林看我。绍表兄说也不知是否因为今年关中饥|荒的用缘故,如今大理寺堆积的案子竟比去年多了不少。”

今年并不是一个好年,天灾接踵而来,朝廷为了救灾疲于奔命。

秋天关内饥|荒,朝廷粮仓已经开放救灾,能稍解燃眉之急。

周兰若叹息着说道:“幸好当年百草园培育了红薯,这些年朝廷也在大范围推广种植红薯,遇到饥|荒之年,储存的红薯也能派上用场,否则今年关内粮食会更加紧张。”

荡着秋千的永安县主脚往地上一放,原本还在晃动的秋千停了下来。

李沄也跟着将秋千停下来,缓缓起身,一只手摩挲着秋千的绳索,轻轻摇头,“坐食山空,再多的存粮,也架不住这频繁的天灾。”

民生多艰。

圣人李治已下令免除饥|荒州府的税赋。

周兰若有心想让李沄开怀,便不再这些事情上打转,将话题放在了英王身上,说宋璟前几日见到英王李显,李显盛情邀请宋璟到他的百草园去,说打算要培育一种名贵的香料,培育成了之后,就要做成绝顶的香料,定能价值千金。

三兄李显的事情,李沄自是知道的。

李沄未雨绸缪,几个阿兄的府里,她都安排了合适的人进去当差。

更何况长安就这丁点儿大,天家的一举一动无不引人注目,英王李显就是少了根毫毛,不用片刻,就能传遍长安。

周兰若面上含笑,语气轻快地跟李沄评论三表兄李显。

“我记得年幼时每次看到三表兄,都觉得很好玩。他总是怕读书怕写字,却有着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三天两头拽着几位小表兄到处折腾。宫人们听见他的脚步声便开始头疼,连圣人舅父都拿他没办法。出宫建府后,走的虽然也不是寻常路,可总归是比在宫里的时候消停多了。”

李沄没好气,“他哪有消停?阿耶去九成宫前,还特别将他召入宫里,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英王李显年幼的时候,是十分能捣蛋的。出宫建府后,倒是不捣蛋了,却掉进了钱眼里,终日想着如何能挣更多的银子。

圣人李治恨铁不成钢,无奈这个逆子屡教不改,只好随他。

皇后殿下武则天对李显向来溺爱,他想怎么玩,就随他怎么玩。

英王李显自己玩还不够,还要拽着弟弟相王陪他一起玩。今年夏天的时候,掉钱眼里的英王竟让弟弟李旦画了十来个扇面去卖。相王的字画堪称一绝,可遇不可求,李显看中了商机,十分果断地将李旦画的扇面拿去芙蓉楼拍卖。

英王实在太会玩了,大臣们都看不过眼,向圣人进谏。

李治气得额角青筋猛跳,将熊儿子召进宫里一顿凶,凶完之后李显出宫到百草园思过去了。

思过期间不知道怎么的,听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