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北平已是夏初的季节,气温已使人感到一丝燥热,冈村宁次站在二楼的办公室窗前,出神地望着窗外正在修剪花木的工匠。经过半年的准备,人员和各种作战物资已经集结完毕,下一步就是如何向猖狂的八路发动攻击的问题了。皇军在集结的过程中,不断地遭到小股八路的袭击,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有迹象表明,这是八路蓄谋破坏皇军的集结,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的战术,而且不能不说是相当地成功,使皇军的集结时间比原计划至少拖延了两个月。
万事俱备,全面进攻的时间定在1938年6月15日,也就是3天以后。2小时后将召开本次大扫荡的作战会议,由各个参战部队的师团长、参谋长、旅团长参加,全线同时发动攻击。但是在冈村宁次的心里,似乎还感到一点不安,派往匪区的高级特工人员,几乎都是在发完一次情报后再无音讯,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把零散的情报汇集起来后,似乎初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华北和山西的八路匪军武器装备精良,其程度远远超出国民政府的政府军,不仅常规的步兵武器自动化程度很高,还拥有重炮和装甲战车,甚至可能还拥有某种用于作战用途的飞行器。八路匪军的士兵训练有素,战斗作风强悍凶残,单兵素质不在皇军士兵之下。尤其是射击和白刃战的水平,同华北八路打过仗的官兵,在谈起八路的勇猛高超的军事技能时,似乎大都仍是心有余悸。
还有一种至今尚未了解的武器,这种武器袭击了北平和天津的机场,使失去空中掩护的步兵被八路从容的歼灭。军工生产和后勤供应的水平也很高,在滹沱河与猪笼河之间的马店地区,一个大队近千名皇军,围住了十几名“八特队”,以伤亡了200余人的代价,将十几个八路悉数击毙。尽管所有武器都已被砸烂,仍然可以看出高超的工艺水平,自动化程度高于皇军现有的装备水平。而且在八路士兵的背囊里,发现了日军根本没有的物品,如压缩干粮、净水药片、污水过滤器、火腿肠、气体打火机、带过滤的卷烟、麦乳精(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的饮品)等等。
对此,冈村宁次不以为然,整个支那的工业水平极其落后,难道在太行山这块不毛之地,还会有什么发达的轻工业不成。就算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一些先进的装备和物资,最有可能是赤色俄国,那又能怎样?在只有消耗而没有补充的情况下,再先进的装备也是一堆废铁。但是,有一点使冈村宁次感到不安,那就是第5、20、14、108、109五个完整师团,被八路特纵不明不白地吃掉了。其中第5、20、14三个师团都是常备师团,装备精良战斗力强,要歼灭一个这样的师团已经不易了,可是结果居然被歼灭的几个。就算是所有支那军的武器装备都比皇军精良,也绝不会有这样强大的胃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冈村宁次花了很大的气力试图找出答案,并为此不止一次地申斥情报机关,但是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不过,看到从各个战场和国内抽调来的部队,源源不断地涌入华北,铺天盖地的战机和坦克,不禁心里又坦然了。在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几乎倾倭国全国之力,来扫荡华北的八路匪军,强大的皇军所到之处玉石俱焚,哪有不胜之道理。实力,实力决定一切,实力面前没有阴谋!
他亲自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搞出了一份针对华北治安的“囚笼计划”。一旦劳动党的部队被击溃后便立即实施,将可恶的八路军彻底根除。“囚笼计划”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原作战阶段,依靠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绝对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分割包围平原地区的支那军,将支那军主力*进太行山。在彻底消灭平原地区的支那军后,再建立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然后以封锁沟、封锁墙为辅助,在占领区内构成网状的”囚笼”,逐渐包围压缩,肃清支那军的残余武装,将太行山团团围困起来。同时,采取强制性的集屯并户,建立起完善的保甲制度,扩大发展由支那人组成的武装,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这样,八路匪军的部队将彻底失去了,在平原地区生存活动的条件和空间,被困在缺吃少喝的太行山里,不等皇军去攻打就会大量地减员,好看的小说:。到了这个时候再开展第二阶段,山地作战阶段。从国内调来的15、17这两个常备师团,为了对付华北的流匪,特地进行了山地作战训练,待到八路流匪弹尽粮绝时,再化整为零组成精干的小股扫荡部队,杀进太行山消灭一切生命体!稍后,再以同样的战术剿灭流窜在冀东和江浙一带的八路匪军。从此,将有了一个安定的大后方,大倭国皇军再无敌手,向南横扫整个中国大陆,消灭或迫降重庆政府,取得圣战的最后胜利。
冈村宁次的“囚笼计划”的确够毒的,如意算盘打得的确够精的,真的要是成功了,整个中国将沦为日寇的殖民地,中国人民不知要遭受多少年的奴役。如果没有未来力量的介入,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如果小倭国真的来这么一手,怕是至少大半个中国,会变成日寇稳定的后方。倭国人有很多优点,精明、认真、顽强。但是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狂妄,无论是在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