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方的战略家们,都敏锐地意识到,华北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对日军来讲,不仅仅是战略物资的资源,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一旦被切断,就失去了最有效的补给线,割断了同满洲和朝鲜的陆地联系,再也无力向中国的内陆地区发动进攻,即使不被支那军攻击,长期的慢性消耗也赔不起。而且,随着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归绥、内蒙也将崩溃,整个支那北方都将再无皇军的立足之地,最终只能被动地防守满洲边境,。所以,支那圣战能否继续进行,关键是能否巩固华北,华北不保,圣战无望。
对我军来说也同样拥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华北被我军牢牢控制,就如同在天皇裕仁的裤裆里放了一只蝎子,时不时地叮上一口,虽然不一定立马毙命,但是却产生无法忍受的剧痛。让他跑不起来走不动,坐卧不宁,累也得累死他!更为重要的是占有大量的战争资源,粉碎小倭国的以战养战的梦想,迫使其消耗本国资源。而且,如果华北被我军牢牢控制,向北,不仅直接威胁平津地区,日寇盘踞的满洲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只要我军高兴,炮弹和战车,甚至小股渗透部队,随时可以光顾满洲境内。向东,威胁山东的日军,并很可能同山东地区的八路军会合,进而威胁山东沿海的日军。向南就更广阔了,随时可以出击鄂、豫、皖、苏。
冈村宁次上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首先做的就是召集各级军官,举行华北军事研讨会,论证会,检讨会,全面收集有关我军的详细资料。包括我军士兵的衣服面料、食品、行为、嗜好等等,一切同我军有关的直接和间接的资料,冈村宁次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会见最多的是同我华北和西北集团军交过手的军官和士兵,每次会见都不厌其烦地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并命令参谋人员仔细记录。除了日军人员,冈村宁次也找了不少伪军和伪政权的汉奸,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总是围绕华北和西北的战事。
按照冈村宁次原来的想法,原本未把华北的八路放在眼里,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已经对支那的军力和国力了解得十分透彻。之所以取得了几个胜利,充其量只是乘皇军不备,打了几个漂亮的偷袭战而已,只要皇军经过准备充分大军压境,这股八路流寇会立即土崩瓦解。但是,5个精锐师团被歼的事实以及职业军人的直觉告诉他,这股八路的力量不可小视,必须仔细研究他的对手,否则,必然要重蹈失败之覆辙。
现有的资料尽管文字很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实质性内容却很少,以推测的成分居多,几乎没有证据能有力证明,过去已经发生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冈村宁次放下偏见,亲自主抓情报的搜集工作,目的就是尽快地,准确地,全面地,详细地了解敌人,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未来华北作战方针。我们不能不承认,冈村宁次是一个称职的,有头脑的,优秀的高级指挥军官,非原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寺内寿一之流所能比拟的,这也是他被军部器重,受命于危难之中的重要原因。他没有被初期的胜利冲昏头脑,坚持客观地分析形势,不惜花大量的精力调查研究,力图找出对手的弱点并给予致命一击。
除此之外,连续派出多架次的侦察机,重金收买大批汉奸派往我华北和山西根据地,侦查山西、河北八路的匪情。但是冈村宁次没有想到的是,他所面对的是来自未来的对手,几乎对他每一个汗毛孔都有研究的对手。冈村宁次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给倭国东京的军部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华北匪情之严重超乎想象,匪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似在政府军之上(为何不说也在日军之上?)。支那军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已下野,交权与部队于劳动党的zd。匪区已连成一片,并依托太行山脉,拥有河北、山西、陕西大片土地,人口已近三千万,夺取我满铁株式会社矿区多处。匪区民众赤化严重,匪部杜撰皇军在南京的所谓暴行蛊惑民众,现匪区民众均仇视我大倭国皇军,誓与皇军为敌到底。凡青壮年均配备武器,称之为”民兵”,估计有百万之众,一般情况下一个中队规模的皇军,深入匪区时需极为谨慎,常被赤化刁民所攻击,而且往往被迫退却。匪部拥兵约30余万,大部盘踞在华北平原,并有重炮、战车等重武器。有支那顺民目击者报告,匪部甚至还有飞机,数目及隐匿地点不祥,对我皇军威胁甚大,如不尽快除之,似有燎原之势。弹药给养供应来源不祥,可能与苏俄有关,尚待进一步确定。因此建议军部,抽调关东军3-5个师团,满洲皇协军2个师,由归绥方面向山西大同展开进攻。国内应再组建至少10个师团,淞沪派遣军抽调至少2个师团,用于恢复华北秩序。同时,需要飞机1000架,战车2000辆,务必要以绝对优势,一举歼灭华北共匪部队。最坏的结果,也要将匪部封锁至太行山中,夺回整个山西及平汉铁路,解除平绥铁路的威胁。一旦得手,为了巩固胜利,可采取囚笼策略,所谓”囚笼策略”,就是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封锁墙,从而构成网状”囚笼”,防止支那军流窜于华北。具体作战计划正在拟定中。
很快,东京军部回电,同意冈村宁次的构想,尽快将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