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0-02
战君皇帝跟秦然是一唱一和:“说了这么许多都很有就见底,不错,你说的也的确都是朝廷积蓄甚久的弊端,可是你还没有说应该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秦然伸出一个手指:“提高效率,说起那么多问题,其实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一个那就是提高效率。现在朝堂的效率太低,儿臣打个比方吧,刑部在多年办案过程中发现了一项法令漏洞,提出想要修改完善这一项法令,那么他就需要先提交给内阁,经过内阁审理、谈论后,方报之父皇,请父皇最终定夺,而在内阁审理作出决断的这段时间里,花费的时间确实极长的,因为他们本真谨慎的原则需要各方求证、仔细推敲,而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其他类似事件不计其数,可想而知内阁对有效法令的执行效率是何等的低下,当然并非内阁诸位大臣没有智慧,正好相反,各位大臣都是极具智慧的,可是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们的内阁太精简了,以至于都是最顶尖的人才才能跻身其中,在象征着权威的同时,实则却是降低了内阁实际存在的意义,诸位同僚不妨仔细想一想,能入内阁者哪一个不是历经沉浮、深谙世故?可是要有这些个经历,却是必须用岁月来堆砌,一般说来内阁大臣都是文人出身,毕竟修者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修炼上,修身治国的调养实在有限,如此却又代表着内阁大臣们寿命都跟普通人无异,所以综上所述能入内阁着多是老者,虽然有老骥伏枥一说,但生理上年老则精力衰退的自然规律是无可辩驳的,如此算来,精力不济的内阁且人数又少,而负担的政务却是积压严重,这样效率又怎能高得起来呢?”
矛头直指权力核心内阁啊,在古战帝国,眼下便是皇帝都不能如此轻易放肆的对内阁动刀子、搞改革,唯独他秦然可以,因为秦然手里有刀,未来更是没有定式,框框架架什么的完全束缚不了他,更可怕的是,秦然手下经常能冒出来有些莫名其妙的人,而且都是大能人,皇帝或许是少了你们内阁,一下可能玩不转,但是秦然……内阁阁老们可不敢赌,上头有皇帝安抚着,他们自然没有作势的余地,下头秦然上蹿下跳,一旦时机成熟,难保不会有一脚踢开他们的时候,如果此时做得过分,到时候可不会只是踢开这么简单吧。
前后都有顾虑,一时间便是九个内阁阁老都全然无言,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好,只能容秦然继续说下去。
“还是没有说到根本,怎样提高效率?”
秦然笑道:“适当放宽跻身内阁的标准。”
“不可,万万不可啊!”
内阁九个阁老里终于有忍不住蹦跶出来的,曾阁老那老迈的身躯以一种极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灵活度,一个滑扑跪倒在大殿中央,哀嚎起来:“万万可不啊,陛下明鉴,镇国王此谏实乃祸国殃民啊,动摇我古战帝国之根基、动摇陛下之根基啊,他这是要效仿希罗卢帝国高议院制度,可很千百年的事实证明,希罗卢帝国议院制度看起来效率很高,但是时间长久,帝国皇室被逐渐架空,庞大的议院亢杂无比、贪腐横行,这些年来希罗卢帝国国力迅速衰弱就是前车之鉴,陛下万万不可认同镇国王的乱国之策啊。”
“臣附议曾大人之言。”童阁老无论是于公于私都是无比排斥秦然的,他喜欢稳定,好不容易游走到权力核心,秦然这大刀阔斧的,迟早要落到内阁头上,现在有了出头鸟,他哪有不跟上反对的道理。
“臣也附议。”苏阁老第三个道,。
秦然知道自己的言论一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对,但是等自己说完后,反对的声音会小很多,他没有直接将话说完,就是为了看看到底什么人对自己反对最激烈,对着自己最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是公还是私呢?
不过在他的考察对象里却没有这个苏阁老,在他看来,九个内阁成员里,皇后的叔公黄玉杨黄阁老、谭越溪的老师苏阁老应该是最坚定站在他这一边的,没想到此刻却成了反他的先锋。
甚至当九大阁老里七个阁老都发表了赞同曾阁老意见的言论后,黄阁老也略微表达了对秦然推荐议院制度的不解,虽然说得很客气,但是反对议院制的意图还是表达的很清楚。
而唯独最后一个曹阁老,这个老首辅却是表达了对秦然的信任:“诸位同僚,请听老夫一言,老夫觉得推行议院制的弊端,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且不论其是否一定就是会祸国殃民,但是不符合我古战帝国国情那是一定的,镇国王殿下不可能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可是他既然那样说了,那就代表镇国王殿下的策略有推陈出新或者有改动的地方,大家不要忙着就急切的反对,却听听镇国王殿下说完,再做评论也不迟。”
曹阁老首辅大臣的威信挺高的,他一出口,本来乱糟糟、闹哄哄的大殿里顿时就清净了不少,一个个将目光重新锁定在秦然身上。
秦然一直都保持着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谁也不晓得他心里在想这些什么。
“曹爱卿说的不错,秦然你具体说说吧。”
“儿臣遵命。”秦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