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杀明> 第十三章 烂摊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烂摊子(1 / 3)

更新时间:2013-09-30

现在的金州卫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人口只剩下了区区的万余人,金钱更是一个硕大的零,此外民心,治安都需要加强,李如楠可不希望自己的地盘,三天两头的有人造反,到时候就算他不死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万历皇帝也会要了他的脑壳。

这金州卫简直就是个烂摊子,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最要命的是,也不知道他这边收拾了马彪,冯立,京城那边的福王一党,会不会找他的麻烦,李如楠可是很清楚万历皇帝这个偏心眼儿老爹对朱常洵溺爱到了何等程度。

就为了把家业传给朱常洵,万历皇帝锲而不舍的和大臣们整整斗了十五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其他书友正在看:。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万历皇帝也因此荒废朝政以示抗议。

虽然最终万历皇帝不得已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但是这事儿到这里还不算完,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及对郑贵妃,朱常洵的内疚,朱常洵完婚的时候,万历皇帝居然像个乡下土财主一样,所赐的婚费就达三十万金。

朱常洵的封地在洛阳,单单是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万两银子,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费。万历皇帝派出太监征收矿税,搜刮的亿万钱财,皆入福王藩围。

到了万历四十年,朱常洵都已二十七岁,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上疏力争让朱常洵之国,万历皇帝虽然嘴上答应第二年春天就让朱常洵滚蛋,可到时候却又失信了,见舆论汹汹,不能不就藩,郑贵妃便借机开口,为儿子大捞一把。

其一、庄田两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

其二、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府。

其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府。

其四、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划归福府。

其五、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以上五项,尤以最后一项影响国计民生、及于边防军饷,后果异常严重。而万历皇帝一概照准。

好容易办妥,郑贵妃依然不让福王按制度就藩,借口为第二年为李太后祝寿,企图再拖一段时间。遭到李太后的训斥,而且李太后碰巧没有活到第二年七十大寿就去世了,大臣们一再催促,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再也找不到借口拖延,只好让福王就藩。

历史记载,万历四十二年二月,朱常洵带着无数金银财宝就藩洛阳,队伍前后达一百多里。

这个朱常洵绝对不是个好种,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几乎低的不能再低,就国之后,在封地内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好事一件不干,只会千方百计的搜刮钱财,坏事做绝。

当时万历皇帝不理朝政,群臣上的奏章大多不理睬,唯独福王府的奏章早上递交,下午即答复,其要求无所不允。

有这样的便利,四方奸人亡命之徒,纷纷趋之若鹜,聚集在朱常洵门下,天启皇帝和后来崇祯皇帝即位后,因这位福王是帝室尊属,所以对他很是礼敬。

这位重达三百斤的肥王爷一辈子醉生梦死,终日闭阁畅饮美酒,遍淫女娼,花天酒地,流贼猖炽之时,河南又连年旱蝗大灾,人民易子而食,他非但不闻不问,仍旧收敛赋税,连基本的赈济样子都不表示一下。

四方征兵队伍行过洛阳,士兵纷纷怒言:“洛阳富于皇宫,万历皇帝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贼手,何其不公!”

当时退养在家的明朝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多次入王府劝福王,劝他说,即使只为自己打算,也应该开府库,拿出些钱财援饷济民。结果当真印证了那句话大胖子都是小心眼,肥仔朱常洵与其父万历皇帝一样,嗜财如命,就是不听。

崇祯十四年春正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陷洛阳。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仍想活命。其世子朱由崧脚快,缒城逃走,日后被明臣迎立为南明的“弘光皇帝”。

别人逃得了,朱常洵可没有这福份,此人体重360多斤,走路都困难呢。很快,他就被寻迹逮捕,押回城内。半路,正遇被执的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

吕尚书激励道:“名义甚重,王爷切毋自辱,好看的小说:!”

言毕,吕尚书骂贼不屈,英勇就死。朱常洵熊包一个,绝不愿自杀殉国,见了李自成,立刻叩头如捣蒜,哀乞饶命。

李自成看见堂下跪着哭喊饶命的三百斤肥王爷,灵机一动,让手下人把福王绑上,剥光洗净,又从后园弄出几头鹿宰了,与福王同在一条巨锅里共煮,在洛阳西关周公庙举行宴会,与部下同食,名曰“福禄宴”。

事后,李自成手下搬运福王府中金银财宝以及粮食,数千人人拉车载,数日不绝,皆运空而去。朱常洵的财产,成了李自成的军队在此之后几年的军费的来源。

万历皇帝对朱常洵宠爱到了没边的地步,但是对皇长子朱常洛却横竖瞧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