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按住他的棋子,说:
“国师,料想您是有事,棋先别下了,下也会输。您就先说事吧。有什么用得着老衲的,您只管吩咐。”
无暇大师笑看着绝海中津,似乎被他满腮的银须感动了。他拂开他压在棋子上的手,将一枚“马”抽了回来。免除了“炮”的威胁。说:“我都不怕输,您又急什么?”
虽说他俩一个是日理万机的琉球重臣。一个是超尘脱俗的禅理大师,但不知为了什么。却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虽然说绝海没有完成自己说服琉球的使命,但在琉球的时间长了,也知道了一些事情,那时,无暇大师竟然是大明皇帝的旧识,但绝对不是关系很好的旧识,而是恨不得杀了无暇大师的旧识,无暇大师没有办法,才隐居在琉球国境内的。因为无暇大师的能力,颇为得到琉球国主的信任……。
对于琉球那区区十余万人口的国力相比而言,无暇大师自认为琉球国不可能为了自己而得罪大明,所以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身份,别人并不知道,是绝海中津特别钦佩的;而他们对大明的日渐强大而担忧,以及对足利幕府有着同样的困惑,使他们有着共同语言,所以在几次下棋之中。都是话说得多,棋下得少。
觉出一点异样来了,好看的小说:。绝海中津只是不动声色,当无暇手中的“马”一松,他一把抢住。顺手将“士”插将下来:
“这不是堂堂一个**师在下棋吧,**师岂能保了‘炮’却丢了‘马’?我看大师是心不在‘马’而在‘将’,大师。老衲说的可对?!”
无暇心里格登了一下,暗暗佩服这个日本和尚的观察力。却仍不动声色,反说:“禅师真会面相?那就请禅师给老衲看个相吧。”
绝海中津自作聪明的眯眼瞅着对方。说:“老衲看您虽然面带笑容,眼里却饱含焦灼,是不是有急决而未能决的事发生呢。”
这时,无暇才把最近发生之事说了出来,无非是对于婚约未能实现的愧疚,以及对于大明强势的担忧,现在大明日渐强大,之所以未能强攻琉球,是有些不屑于海上的那些土地,在大明人眼里,除了大明之外,全部都是蛮夷之地,不值得占有的,这也是朱元璋设立不征之国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无暇说的这些事情,多多少少绝海中津还是知道一些,而无暇昔日曾经为陈友谅大将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隐蔽的事情,而且在日本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一般功劳太大或者是失败将领,不想死,在日本只有出家一途,而足利义满现在就是僧人的身份,但丝毫不妨碍其影响日本国事。
绝海中津为无暇大师能给自己说这么多而感到高兴,说明了自己获得了对方的信任,他不认为无暇给他说的是假话,因为他不认为有那个帝王能够放过昔日仇敌。甚至在以后的谈话中,还觉得无暇大师支持日本大内氏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过这条路选择的不是足利义满而已。
无暇大师接着压低了声音说:“现在可怕的不是明朝的强大,而是皇帝毫不掩饰对外扩张的**,这样下去,不光是我琉球,就算是日本、高丽恐怕也不能幸免,这一点老衲倒是可以肯定的说。”
绝海中津感慨地说:“国师正说到骨节上了。明朝人才济济,且地大物博,有着充足的资源和优势,很容易造就一个人的野心!”
无暇接着说道:“我之所以选择大内氏,是因为你们将军对于明朝的恭顺,幕府现在号令日本,之前南北分裂时尚且不怕蒙古人的入侵,不知现在统一了,还要惧怕明朝的力量,实在让老衲有些失望。我琉球有充足的粮食,有着明军不敢轻易进犯的海防,只是缺乏对抗的力量而已。而你们日本什么都比琉球强,为何还要惧怕呢?”
“老衲明白了。”点头沉思片刻,在日本,绝海中津最多只能算是足利义满个人的朋友,但是国事绝非他能过问的,对于足利义满对大明的态度,从内心来说,绝海和尚是赞同的。但此时听了琉球国师的判断,那颗心又开始犹豫起来。
“如果有一天形势明朗,但愿你们的将军可以醒悟。”见正是好说话的机会,无暇就不再绕圈子,直说说道:“届时老衲在琉球可以鼎力相助!”
“由此多谢大师了,我看大师今天有事而来,只管吩咐。何须吞吞吐吐?”绝海虽然比无暇年轻二十多岁,但也是老而弥坚的人物。看出了琉球国师的今日来意。
“这是大事,就怕……。”
绝海中津道:“莫非琉球是要依附我日本不成。那我们将军暂时可是不敢?”
回报了一个倾怀的大笑。说:“那倒不至于。我只请求大师对于今日的谈话莫要外泄,如果老衲说的话,有一天真的成了现实,还请禅师能说服你们将军,对于大明,我们还是需要联合的。来,老衲给你介绍一个人。”
“这又何难。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应下便是……。”答应下来之后,沉默了一会。两人都不吭声了。沉思了一会后,绝海中津试探着问道:“但不知国师给老衲介绍的是谁?能明说吗……?”
绝海中津的话还未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