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家就按开店计划忙碌起来,争取卤菜店能尽快开业。
林六月也起了个大早,吃过简单的早饭,就开始做小吃,煮茶叶蛋、茶干,
做状元豆。
因为昨天这些吃食卖得相当不错,她还是很想让杜小言他们做下去的。
小吃生意虽然一时挣不了什么大钱,但是细水长流,长期累计下去利润也
是很可观的。
同时也可以锻炼杜小言和杜小敏,为自己储备人才。
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和观察,林六月觉着他们两个都是好孩子,聪明、勤劳
而且能干,缺点就是胆子有点小,但这个通过锻炼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错误。
林六月已经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助手,准备好好培养,希望将来能成为她
的左膀右臂,给她增添助力。
所以林六月做小吃的时候,除了配料是她单独配置外,其他制作过程她都
让杜小言和杜小敏参与了。
杜小言兄妹俩学得很快,很快就像模像样了。
林六月便拿出配料和原料,让他俩单独制作那三样吃食。
杜小言目瞪口呆,询问道:“月小姐,我们才刚学呢,你就这么放心我们?
我怕做不好,会不会把好好的食材给糟蹋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林六月心道有了她的配料,他们做出来的吃食能难吃到哪里去?
做吃食一定要勤于练手,多练练就好了。
她出言鼓励道:”你们两个好好做,做不好没有关系,只要不断进步就行了。
我绝对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好的!“
一番话把杜小言、杜小敏感动到不行,两人对视一眼,便认认真真地做了起
来。
林六月便把他们留在厨房摸索去了,自己回到房间。
她找出纸笔,准备默写几篇好词出来。
她试了一下毛笔,软软的,实在不听话,写出来的字在纸上大小不一,非常
难看。
无奈,她只好使用这几天烧制的木炭条,选了根细的写了起来。
她一口气默写了三首,便停笔了。
因为她对张运平并不了解,这三首词已经非常好了,如果他能慧眼识珠,也
许大家以后还有合作的可能。
她永远不会露出自己的底牌,这是为了保护自己。
写完后,林六月把手稿折起来,贴身放好,便来到前院。
林天磊正好带了五个人回来,他把林六月拉到一旁,轻声道:”这几个人都
是我买下来的,都签了卖身契。咱们先用着试试看,有问题再说,不好的就
直接发卖出去。“
林六月点点头,没说什么,心道:这些沦为奴仆的人也真够可怜的,一点人
权也没有,像货物似的被人卖来卖去,哪有安全感可言啊?
林天磊衙门里还有事,他把这几个人交给林六月后,就又出去了。
林六月感伤了一会,也只得放下这些负面的情绪。
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渺小如她,即使不赞同,也好比螳臂当车一般,不自量
力。
她所能做的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对自己雇佣的员工稍微好一点,让他们能安
居乐业罢了。
她把买来的五个人带到偏厅,问问情况。
其中有三人是夫妻两人带一个儿子,丈夫叫周富成,妻子叫林秀英,都是三
十多岁的年纪,儿子叫周小山,满十三岁了。
这一家人原是庄户人家,因家乡发洪水遭了灾,逃难到此地,身无分文,实
在过不下去,才自愿卖身为奴的。
另外两人是母女两个,母亲叫赵青,三十来岁,女儿叫姜云芝,今年十二岁。
赵青原在京城某大户人家的厨房里干活,丈夫早年去世。因主人犯了事,流
放到边疆,家里的奴仆也全数被发卖。
她带着女儿几经转手,就流落到了福山县。
林六月听赵青说她会厨艺,心道这人估计就是林天磊买来给自己用的。
问完话,林六月安排他们几个到偏房住下,让林青安顿好了就过来找她,其
他人就先休息。
林六月再次回到厨房,看杜小言他们做小吃。
杜小言正在做状元豆,林六月在一旁看着,不时给些意见。
一会儿,林青就过来报到了。
林六月看她把自个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初步感觉满意。
在她看来,做吃食的人一定要讲究卫生,爱干净,一个邋里邋遢的人做出来
的东西让人如何下口呢?
林六月找来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