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对璃凤皇朝忠心耿耿的太尉皇甫焱,为了加强皇朝对下属诸侯国的掌控力,将自己的女儿皇甫缨许配给当时的周国国主。
生性活泼跳脱的皇甫缨,来到周国见了周王之后,却不愿意了。但是反悔已是来不及。她抱着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要求推迟婚事,说是自己喜欢军伍,想到军队里历练一下。这事并不离奇,璃凤皇朝及其诸侯国,因为皇帝是女性,所以女子领兵打仗的并不少,且为很多闺中贵女所热衷。
那是齐国还未建立,被璃凤所灭的晋皇朝,拥有重兵的司马家旁系子弟投降的条件是保留一个晋王国。璃凤大帝为了减少军队的死伤,就同意了。
这个晋王国的国王,怕皇朝疑心他造反,自我削减军力。于是,周边其他诸侯国觉得他好欺负,纷纷攻略他。皇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见其成。
晋王被打急了,再次招兵买马,扩大军力。高桓由此而崛起。
皇甫缨跟着周国大军越过凤鸣山,攻入晋国。却不想晋军并非鱼腩,周军遭遇到新崛起的高桓部,一战而溃,连未来的王妃皇甫缨也被对方抓了俘虏。
皇甫缨为了不给皇甫家丢脸,没有表明身份。高桓哪知道皇甫缨是周国的预备王妃,看她漂亮,顺手赏给了自己的得力干将高成。
皇甫缨欲哭无泪,又不敢或抹不下面子承认自己的身份,好在高成待她还不错,她也准备认命了。不久之后,竟是怀上了孩子。
这时,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高成的子孙根居然在战争中损伤了,不能人事。
高成不忍她守活寡,又不好将她送回周国,因为高桓的大事正在关键时刻,作为高桓手下得力干将,不能让人质疑他勾连敌国,就悄悄派人将她安置到晋周边界的凤鸣山下。意思是随便她自己,就此隐居也好,找机会逃回周国也好。
其实皇甫缨完全可以求高成送信给他父亲,让父亲派人接她回去。但她没那么干,除了丢不起这个脸,还担心父亲会杀了高成和肚子里的孩子。
在凤溪村生下孩子之后,不忍心丢下刚出生的孩子,于是在这里蜗居了好几年。其间高成偶尔派人送钱财米粮的时候,她也通过来人打听一些外界的消息。得知自己失踪之后,父亲又把妹妹皇甫娴嫁给了周王,替代了她的位置,她就更不想回去了。
十余年后,她意外得知父亲去世了。悲痛之下,留下一封信,就急匆匆地潜回周国,然后通过皇甫娴,要到车马、护卫,赶回皇城拜祭父亲。
对于这些年失踪的经历,她守口如瓶。
皇甫家本以为她死在战场上了,也就没去细查。而今她突然又出现了,自然想知道她这些年去了哪里,过得怎么样。
避开皇甫缨,皇甫家派人到周齐(其时高桓已篡晋立齐)一带调查。断断续续查了十几年,终于查出了真相。
皇甫家的男儿们怒气冲天,以皇甫家的尊贵显赫,无论如何都吞不了这口恶气。皇甫缨的大哥皇甫仁时任中书省中书侍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的主张是行文谴责齐王,并要求齐王严惩高成。可皇甫缨的二哥,九星宗内门弟子皇甫义坚决反对,说这是自暴家丑。并说大哥性子太软,没有一点男儿气概。一力将此事揽下,不让大哥插手。
皇甫义避过家人,私自带人踏平了凤溪村。怕皇甫家的丑闻外露,顺便连栖凤会也一起灭了。至于高成的儿子,在他眼里那是孽障,是耻辱,自然留不得,残忍地演绎出一出亲舅舅杀亲外甥的人间惨剧。等他带人赶赴洛都找高成算账的时候,高成竟然被齐王‘处死’了。
皇甫义回皇城之后,皇甫缨得知他杀了自己的儿子,疯了一样要杀了他。皇甫义不好还手,被打成重伤,好在皇甫仁及时赶到,这才救回一命。
由此,兄妹翻脸,皇甫缨离家出走,返回了周国。
后来皇甫仁多方调解,看到皇甫缨坚持不再嫁,就做主让皇甫义把他的女儿皇甫瑜过继给皇甫缨赔罪。至此,双方的关系才稍稍缓和一点,但皇甫缨依然不愿见皇甫义。
皇甫瑜其时已婚,不过不是外嫁,而是招了个赘婿,并有了皇甫继。
这也就是皇甫继的外爷为什么也姓皇甫,且他跟高远风是一个奶奶却喊他表弟的原因。当然,称作堂弟也未尝不可。
高远风听完,怔怔出神,只觉心里憋得非常难受,又无以发泄。他同情那个孩子的遭遇,但那个孩子毕竟不是他。可以感同身受,却没有复仇的**。他只是旁观者嘛,谴责、厌弃皇甫义的残忍,仇恨却是不存在的。
回想起周飞燕看到他之后的表现,总算想得通了。周飞燕大概很得皇甫缨的喜爱,这才得知这些往事,知道高成的身份之后,就认定了自己是她表弟。
也明白了叶老为什么说,只要跟韩凤秋说祥妈是柳吉祥,韩凤秋就懂了。韩凤秋也是九星宗的弟子,只是在仙盟任职。皇甫义屠灭栖凤会的行为,他多半是清楚的。
“不对。”高远风忽然发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