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间,到得一府邸后门外。 纪水寒下车,抬头看到门上横匾,“林府”。 尚未进门,便嗅到一阵梨花香。 旁边,停着一辆马车。 看来那周氏,已然到了。 门房躬身见礼,“小姐正在梨园恭候二位贵人。” 进得门里,放眼看去,便是一片雪白,如寒冬盛雪,如腊月飞霜。 沿着小道前行不远,便见一处楼台。楼高五丈,圆顶八角。每处角下,挂着一枚银铃。风过处,香飘四溢,银铃叮当。 顶楼上,两个妙龄女子凭栏而立。一人招了招手,高声喊道,“兰心!” 纪兰心笑了一声,招招手,低声对纪水寒道,“这绿衫女子,就是林氏,林婉儿,文渊阁大学士的幺女,自幼娇生惯养,脾气乖张,但却算是个心善之人。旁边那紫衫妇人,就是周氏。是个刁钻刻薄之人,切勿与其争执。” 两人步梯上楼,还未到顶,那林婉儿就兴冲冲的跑下来迎接。“兰心姐姐,怎么才来?”说着,看向纪水寒,“这位就是令妹了吧?不知芳龄几何,该称呼妹妹还是姐姐。” 纪兰心笑笑,对林婉儿说道,“是了,你们是同岁的。” 林婉儿哈哈一笑,“快请。” 三人上楼,见到那周氏,纪兰心道,“周姐姐倒是来得早啊。” 周氏笑道,“是妹妹来得晚了。”看到纪水寒,周氏又道,“水寒妹妹,真是好久不见了。” 纪水寒不知道“好久”是多久,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是啊,姐姐越来越漂亮了。” 周氏苦笑,“哪里比得了妹妹这般真灵的养颜之妙。” 众女落座,有丫鬟奉上茶水点心。 纪水寒双手捧着茶杯,决定做一个乖乖女:少说多听。 “兰心姐姐。”林婉儿道,“每年请你过来赏梨花,不会看腻了吧。” 纪兰心笑道,“岂会。妹妹说笑了,这满京城地方,也唯有妹妹这里有这般景致,许多人想要来看看,尚且不能。得妹妹青睐,每年相邀,姐姐很是荣幸呢。” “那就好。”林婉儿笑道,“水寒是第一次来,觉得我这梨园景致,如何?” 纪水寒往楼下张望,看着如雪的梨花,笑道,“很好看啊,也很香。”说罢,又继续低头喝茶。 林婉儿心思灵巧,看纪水寒无意跟自己闲聊,便不再纠缠,继续跟纪兰心和周氏聊聊这梨花美景,聊聊如今朝野趣事儿。 过了多时,周氏忽然问及纪水寒,道,“水寒妹妹对那樵夫,知道多少?” “樵夫?”纪水寒有些莫名其妙。“什么樵夫?”说着,一脸诧异的看向纪兰心。 纪兰心也是一怔,“妹妹不知?” 纪水寒心说“我该知道吗”?脸上挤出一丝干笑来,不知如何作答。 纪兰心笑道,“这些日子以来,‘砍柴论剑’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妹妹就在侯府,竟是不知,也是……嗐,大概因你整日里醉心修行,故而不知外间事。” 砍柴论剑? 纪水寒呆了一下。 纪兰心笑着解释了一番,纪水寒恍然大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牧三公子闲来无事在山间游玩,偶遇一樵夫。那樵夫无礼,竟要牧三公子帮其砍柴,并且不准使用灵力。牧三公子一向随和可亲,况年少心盛,竟觉有趣,便执斧而上。殊不知一斧下去,竟未断木。樵夫笑言,“提剑伤人者,执斧不断木。何故?”三公子答曰:“无灵。”樵夫摇其首,叹曰:“余亦无灵,执斧断木数十载,斧斧必断。余若有灵,持剑当兵,当胜之。同力而得之异果,成败之因也。砍柴之精妙,乃长久,乃无耗,乃斧斧有功。剑道之精妙,亦然也……” 纪水寒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但这并不妨碍她了解这“故事”的大概。事情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说牧三公子在山上遇到了一个隐居的高手,那高手教给了他剑道的精妙之处。接下来,牧三公子研习剑道太过认真,无意中砍死了父亲心爱的千岁寒。 林婉儿笑道,“古有书法大家沉醉书法而以墨当酱,今有牧三公子研习剑道而误伤千岁寒。实乃一段佳话,必然广为流传。” 纪水寒斜了林婉儿一眼,又想到牧三公子因为自己这个“樵夫”,竟然成了认真好学的聪明好孩子…… 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