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问鼎南北朝> 第六章 贺六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贺六浑(1 / 2)

“你是新任怀荒镇军主张景宗?可有印信通牒?” 当这话冷不丁传入张景宗耳中时他不由一愣,扭头望去不知何时身侧已是站着一人而自己则全然未曾察觉,一时心底不禁泛起丝丝寒意,若是此人方才想要取自己性命当真是易如反掌。 抬头望去只见此人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有人杰表,一身气质极为出众,同时一口流利甚至带着些草原口音的地道鲜卑语更是与其典型的汉人相貌有着极大反差。 张景宗见此心中幕地升起几分熟悉之感,可到底熟悉在哪儿一时间却又说不上来只能略一沉吟后道:“印信通牒自是有的!只是不知兄台乃何人?” 此刻张景宗已是尽其所能的戒备提防,作为一个现代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看了那么多的电影电视剧怎么着都是知晓印信通牒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若是冒然交出被对方夺了去上演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好戏,那可就真是北魏版的让子弹飞了! 因此张景宗眼下已是打定了主意,若真是流寇那财物书籍你尽可拿走,但印信通牒是绝不能够的,再者说了那可是我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资本啊,岂可轻易交出? 正待此时先前离去的张宁等人见战场安静下来,柔然人也尽数俯首竟是调转马头回到了此处,显然是不愿将张景宗一人丢下。 见此张景宗虽心中感动仍不由咬牙喝骂道:“张二,张三!谁叫你们回来的,当真是逃命都不会吗!!!” 两名忠心耿耿的仆从闻听此言目露难色,吞吞吐吐道:“是...是...” “景宗无需斥责他二人,是我要回来的!” 张景宗本欲发怒却见行李被尽数拨开后舅舅张宁走了下来,只见其一脸关切而身后更是探出一个滴溜溜的小脑袋,细嫩的脸庞上眼珠子滴溜溜直转在找准了张景宗所在的位置后两步并作一步唰地一声便冲了上来抱住张景宗呜呜地小声抽泣起来。 “小童童别怕,哥哥没事儿!倒是你都几岁了还哭鼻子,真羞羞!” “这位壮士,在下新任怀荒镇省事张宁,此番于赴任途中遭柔然截杀幸得壮士相救,在此再次谢过壮士了!”在张景宗摸着小童童脑瓜宽慰她的同时张宁也是目光一转,面色肃然地拱手说道。 那气质出众,一看就是首领模样的男子见张景宗这副模样又见张宁朝着自己拱手却是轻声一笑答道:“张大人,张军主两位切莫误会,我等兄弟非是强人实乃怀朔镇镇军,在下添为队主!例行巡查至此不料发生如此一幕,还请大人责罚!” 这男子至始至终都没有半句汉话,而他的威信在这支以鲜卑人居多的队伍里也是极高的,这厢一开口那边的十余人都齐齐停了手中的动作三三两两走上前来立于其身后,由此便可见一斑。 然而他虽言语中有告罪之意,面色语气却无半分变化,好似正陈述着件微不足道之事,不过他手中亮出的那块军牌却足以证明其身份的真实性。 倒是这口气却让张景宗心里不由升起丝丝不快。 哥们儿,你既然是个队主又在这区域例行巡查,那怎么说都该是个片儿警之类的人物吧,怎么到头来在你的辖区里出了截杀朝廷命官这么大个事儿你就跟个没事儿人一样呢? 当然,尽管心中埋怨着可张景宗面上却未有丝毫表现,而舅舅张宁口中也是无不带着喜色地说道:“既是如此那再好不过,还请诸位军士送某等前往怀荒镇,日后定有重谢!” 说着张宁不疑有他从怀中摸出了通牒递过去,将印信依然留于怀中。 “这是自然!”男子接过通牒细细一阅后再度抬起头来表情已是和善了许多,露出笑容一边招呼着身后的兄弟收善张宁一家仆从与雁门轻骑的尸首,一边继续打扫战场,至于他则是极其亲热的走上前来一把扶起张景宗,那股子热情与方才简直判若两人:“大人,军主,两位称呼在下贺六浑即可!” 贺六浑? 张宁闻言点头与其交谈了起来,而一旁张景宗则是露出了几分疑惑,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可又不太记得起来了,沉吟半晌也是没个头绪,只能是暂且压下心中疑惑在两名仆从与小童童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 再度启程已是同行者大减,亲舅张宁一家十一名仆从尽数亡于刀剑之下,那雁门轻骑更是被枭首斩杀,当真是令张景宗忍不住谓然慨叹,这雁门关外真乃杀机四伏,危险无比,只是不知此事乃刻意截杀还是自己等人运气背撞上了小股深入的柔然人。 若是后者,这血债自是要向柔然人讨回来的!若是前者,那可就得从长计议,好好谋划一番了! 但不管怎样,于情于理张景宗都不会就此忘掉此事,更何况若是刻意截杀,那对方必定是本着斩草除根的念头,自己等人侥幸存活,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敌暗我明当真是危险重重。 好在眼下有了这贺六浑等人的护送张景宗的安全有了保障,而其手下一名镇兵医术尚可又为自己包扎了一番,于是张景宗也正好可以趁着这个养伤的机会好好整理尚算脑海中纷乱嘈杂的记忆与思路,并着手理清眼下的边镇到底是个什么局面了。 很快,他便在与有着刻意同自己结交之意的怀朔镇镇军队主贺六浑那里得到了现如今边镇的大概情况。 首先是眼下塞外边镇的情况可不太妙,这元魏边镇被世人称为六镇,本是当初拓跋氏建立大魏后为了抵挡日渐壮大的游牧民族柔然所设,因为那时元魏的首都是位于黄河以北的平城,无险可守,再加上拓跋氏以正统自居当然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