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勇手里拎着一把重量在七公斤左右的厚背大刀,一刀就磕飞了迎着他冲上来的那名日军士兵手里上着刺刀的三八式步枪,跟着飞起一脚,正中要害。
就在那名日军士兵五官扭曲的捂着伤处弯腰下蹲的瞬间,赵大勇高高扬起的大刀也落了下来。
“噗!”
寒光闪过、鲜血喷溅,一颗圆睁着双眼的人头随之落地,骨碌碌朝山下滚去。
这一刀砍的太重、太快,以至于把那名日军士兵帽子后面的“屁帘儿”都给砍掉了一半儿,刚好盖在没了脑袋的脖腔上,被鲜血顶起半米多高,飘然落地。
赵大勇面露狰狞、朗声大笑:
“吗的!一个!”
那颗被赵大勇砍掉的人头一路滚了五六十米,刚好滚到了须蜂广之进的脚下。
须蜂广之进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双手捧起那颗人头,放在旁边的一颗树下,脸上的愤怒更甚。
日军士兵单兵战斗力世界第一的名头并不是吹出来的,无论是个人的拼杀能力还是彼此之间的协作都堪称完美,一旦有人面对两个以上的对手,旁边的同伴都能及时增援。
但是这种训练独立营的战士也同样接受过,而且要比日军士兵更加严格。
如果不是仗着一连和三连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老兵,周鹤也绝对不会同意赵大勇想要以白刃战对敌的提议。
双方乍一交手,那些日军士兵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一点就是独立营战士看似是靠着一股子蛮力冲过来,但却很快形成了看似毫无规律、却恰好阻断了日军士兵彼此之间支援的阵型。
刘成在制定训练大纲的时候就是为了对付日军的,自然要专门针对并破坏日军的这种彼此支援。
一名日军士兵看到有人端着刺刀从背后刺向自己左前方的同伴,刚要上前阻拦,突然斜刺里闪出一柄大刀,径直砍向他的右肩。
如果他坚持支援同伴,那他至少要付出一条胳膊作为代价。
情急之下,他只能立即收枪,用枪托去格挡那柄大刀。
“咔!”
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由两块儿木料拼接而成的枪托几乎被完全砍断,不过却成功将那柄大刀给卡在其中。
那名日军士兵双臂用力下翻,将那柄大刀连同握刀的那名战士同时带向地面,左手顺势卸下枪口的刺刀,猛的穿透了那名战士右前臂,一直钉在地面上。
本来他是想把刺刀刺向那名战士的脖子的,可由于那名战士及时松开另一只手闪避,而右手因为与大刀的刀柄绑在了一起,才只穿透了右前臂。
有些人在看到影视作品当中白刃战镜头的时候,都会嗤之以鼻,尤其是在看到有人用布条将刀柄绑在手上的时候。
而这种方式,却的的确确是白刃战当中的标准“配置”,而且十分必要。
其实不需要体验真实战斗,只要感受一下搏击类对抗的人就会知道,身体对抗时的体力消耗有多快。
如今某音软件商经常会有两人打架的视频出现,往往看上去都像是在闹着玩儿,出手绵软无力。
那不是因为两个人都有所顾忌而不敢打,而是已经没有力气了。
不相信的人可以试一试,全力击打沙包持续三十秒之后,还能打出那种“砰、砰”闷响的十不存一!
普通人打架尚且如此,何况是生死搏杀?
如果不把大刀绑在手上,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脱手;在战场上失去武器,那就等于已经死了一半儿。
“啊!”
那名战士口中发出一声痛呼,但是左手依然飞快抓向敌人下腹要害,企图自救。
但是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的日军士兵却并没有打算给他这样的机会,迅速后撤半步,躲开那只手的同时中心移至前腿,后腿蓄力,猛然踢出。
那名战士看出了敌人的意图,而这一脚要是踢在脸上,肯定是不死也会重伤。
情急之下,他被敌人钉住的右臂猛然发力,穿透他前臂的刺刀再次前移,生生将那伤处豁开十几公分。
而且由于那名日军士兵的后腿已经动了,需要沉腰发力,按住刺刀的左手力量自然就要减弱一些。
因此在那名战士生生将自己的右前臂伤处豁开十几公分之后,敌人按住刺刀的手没能坚持住,被他连同刺刀一起拔了出去。
日军士兵一脚踢空,随即勾起地上的枪,企图用已经被劈裂的枪托砸击那名战士的脸。
但是他的对手却已经用另外一只手握住刀柄,就那么带着那把穿透他左前臂的刺刀一起砍了下来。
“咔!噗!”
那名日军士兵及时举枪格挡,却没想到那柄大刀再次砍在原处,直接将枪托砍断,接着刀刃就落在了他的右肩上。
由于那名战士右臂受伤,无法用出全力,所以大刀刀刃砍入不深,只有一寸左右。
可就在那名日军士兵再次做出反应之前,他就先松开了握刀的左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