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峰帮谢师傅打开车门,自己坐到了驾驶室,谢师傅也就是谢领导来到后座上,
王宏硕手里拿着那把重要道具,坐到了副驾驶,等下负责开门,以及打伞。
赵君则挨着谢师傅,当随从。
“咱们这车太掉价,别离太近。”谢师傅刚落座,就提醒道。
“哎呦,差点忘了,除了这车掉价,这车牌估摸着也不对,很多同行都见过,是要离远点儿。”卓峰恍然大悟道。
差点儿就忘了。
要是因为这点儿细节功亏一篑,那可真是闹笑话了。
“稍等,我下去一趟。”说完,赵君这小子冒雨跑了出去。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这家伙跑到路边扒拉了两把泥巴,往前后车牌上都摸了摸,
然后他才一边甩着泥点子,一边上了车,道:“嘿嘿,这地儿,这种时间,交警应该不会查这事儿?”
王宏硕无语,默默地递上了一块纸巾。
既然车要注意,人自然也要注意,
卓峰露脸太多了,从车里翻了一副墨镜出来戴上,瞬间就有点陌生了,
王宏硕直接把鼻子上的眼镜摘了下来,一下子就变了个人儿,
赵君则嘿嘿笑了笑,把还没擦干净的手,往脸蛋子上抹了抹,
几人互相望了几眼,瞅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同事,不自觉地笑了几声,
然后又想了想,觉得应该没啥大问题了,就出发了。
卓峰一脚油门踩下去,破普桑开出了新辉腾的气势,轰鸣着向着前方警戒线驶去。
距离那群记者,以及警戒线还有几百米,破普桑斜着停了下来。
关灯、下车。
在特警,以及众多记者面前,
这车正副驾驶上下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小步跑到车后座上,撑开伞,弯腰开门,
随后,后座上下来了一位领导。
和刚刚过去的几名领导差不多造型,红光面目、气势十足,走路虎虎生风,
身侧有打伞的,有拿包的,还有一位引导的。
领导气宇轩昂,一马当先,走得很快。
“这位记者朋友,让一让,让领导先过。”
“不好意思,先让一让,汛情紧急,让领导先过。”
“领导太忙,不好意思,今天不接受采访……”
这位领导格外地自信,格外地不爱说话,有些倨傲。
记者团们对这位有些陌生的领导都有些摸不清底细,稍稍搭讪了几句,领导没理会,也就无趣地散开了。
特警一瞅是领导来视察了,把警戒线一松,就放行了。
顺利过了警戒线,四人通通松了口气。
卓峰把墨镜摘了,大晚上的,这玩意太影响视野了。
王宏硕把眼镜摸出来,戴上,心里这才有底气了,
他近视度数有点高,刚才几乎是凭感觉,超水平发挥,
“这办法真管用,真刺激啊。”赵君一边左右瞅着一边小声嘀咕着。
卓峰瞅了他一样,此时的赵君是一脸奸笑,有闫杰七八分的模样,道:“这才到哪儿?更刺激的还在后面呢。”
“你瞧这阵仗,这次汛情怕不是有些大。”
一边说着,卓峰一边指着前方。
只见前方路上,宽约十来米的北堤路上,到处都是忙碌的人流、车流。
有进来抢险救灾的人员,更多的是向外转移的群众,熙熙壤壤,
大家都很忙,没人关注这一行四人。
堤岸上,码着一层层的沙袋,每隔十来米,就能看到一名公安干警。
数百米远的地方,支着一个大帐篷,灯火通明,几名领导模样的人在里面说着什么,
应该是现场的指挥部。
卓峰想了想,道:“咱们分头采访吧,王宏硕你和谢师傅一组,想办法去采访下指挥部,我和赵君一组去里面采访下。”
“记住,安全第一,如果想进村子,一定要和救援人员一起去,别到时候采访不成,人却被困在村里。”
“这是录音笔,这是对讲机,都会用吧?”
说着,卓峰掏出来一只录音笔和一部对讲机递给王宏硕。
“会用,对讲机咱们用哪个频道?”
“1号频道。”
说完,卓峰摸出另一只对讲机出来,带着赵君就钻入了人流之中。
几乎是本能,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走,哪里车多就往哪里钻。
卓峰带着赵君一路向东,一口气就跑到了拐岔子村村口。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发白,但雨还在不紧不慢地飘着,
拐岔子村村口这边乱成了一锅粥,
来抢险的武警战士们的车辆,和开着各种车辆载着一家老小,大包小包,浩浩荡荡往外撤的村民堵到了一起,
车是进不了村了,
武警战士们把车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