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穿越之导演生涯> 第一三一章 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一章 计划(1 / 2)

“什么是心情画作?”李岚婧问道。 “就是我看到事物此刻的心情。” “可为什么你的心情总以灰色调为主呢?” “这或许是每个人观察世界的基本出发点不同吧,我看到的就是这个颜色。” “你是个很悲观的人吗?” “不算吧,我力求活得真实一些。” “可你的颜色怎么又出现了明亮色,难道是与灰色相对应?” “不是对应,是对抗。” “对抗?” “如果有能力,我去对抗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能力,自己对自己对抗,来否定自我的认知。” “认知又是什么?” “认知是生物对世界的看法,是认知就有角度,有角度难免就会出现错误。对抗认知就是在调整错误,调整之后可能还是个错误,但生物不应该因为调整后还是错误就以为原来的认知是正确的。或许生物永远无法认知什么正确的,起码知道什么是错误的,这也不错。” 李岚婧没有听明白,只是狐疑地看了看画作,有看了看宋亦路,没有再说话。 那边三个人玩了一会,看两个人也不说话就又跑了回来。 “大哥,你这是在画什么?”李岚卿问道。 “大哥这是在画心情画作。”李岚婧解释道。 “什么是心情画作?”李岚卿也有同样的问题。 “说了你也不明白,艺术家怎么与我们普通人想法一样。”这是李岚婧得出结论。 “那大哥,把你这幅画给我好吗,以后我拿出来骗人用。”李岚卿倒也实在。 “那好。”宋亦路随手把画作抽出来,递给李岚卿。 “能签个名吗?” “好吧。”宋亦路随手签上前世汉字,付刚两个字。 “这是什么签名,不像是文字啊,倒像是某种符号。”苗岂枫问道。 “大哥对文字有多少了解?”李岚卿问道。 “没什么了解,都是徒有其表。”宋亦路回答道。 “我倒不这么认为,自齐始皇统一,史朝最狂野,咸朝最大气,莱朝最人文,以致后面的朝代虽有所发展,根源都来自这三个朝代,我最喜欢咸朝的文字。”李岚卿侃侃而谈。 “那是别人说了,你才那么以为,你自己没有主见。文字本身就是徒有其表,虽然传达意义,也只是载体。你最后得到得是故事,通过语言或文字,故事才是核心。文字本质是表达故事,与美丑无关,是一些无聊的人界定了美丑,等于你被这些人忽悠了。你是我老弟,我才与你这么说,别人我都不会理会。” “我们学到的知识就是用来思考与打破的,从中找出我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不是重复别人说的话。”宋亦路拍了拍李岚卿。 “哈哈,原来是这样。”也不知道李岚卿想到了什么,可下一句话,其他几个人差点趴在地上,“大哥的话这么装b,我可以用来忽悠女生。” “岚卿,瞎说什么呢?”李岚婧赶快制止了妹妹的胡言乱语。 “大哥对我真诚,我也要真诚以对,我就是喜欢女生,有什么错?”李岚卿表达自己的态度。 “老弟,你选择你自己承受结果,这个承受不仅仅来自你自身,也来自外界对于你看法与压力,如果你没准备好,就不要着急去表达自己。如果你准备好了,做就完了,何必去表达自己呢?有些事,说了不一定去做。有些事,做了也不一定非要去说。”宋亦路又拍了拍李岚卿。 “大哥真是我的导师,我记住这句话了。”李岚卿看着宋亦路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你可别喜欢哥,哥只是个传说。”宋亦路收起画板,与几个人骑马回去。 汉国发展这么多年,一些大家族内什么人都有,恋什么的人都出现过,变态也时有发生,不足为奇。 宋亦路对于这些事的态度,不赞成,不反对,他是不会去那么做,也别用这些事来烦他。 当天晚上宋亦路就走了,段子平回到云城,他们明天还有事情要商议。 临走之前,宋亦路还把宋玉烟叫过来单独谈了一次话,主要还是让她打开心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宋玉烟也开始明白很多事情,不再耿耿于怀那件事上,但还是想介绍史依云,被宋亦路一口否决,强扭的瓜不甜。 ~~~ 第二天,宋亦路才来到付刚工作室云城总部,他在这里有个大办公室,来得次数倒不是很多。 段子平这小子与韩湘韵估计昨天晚上疯狂了一宿,韩湘韵今天都没来上班,段子平到总部的时候都快十点了。 “你这个当监制的也不去看看拍摄现场。”段子平埋怨道,他说得是贾思道的拍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我去了,可能忍不住去说,反而违背了他自己的心愿,到时候拍出来的片子不伦不类,反倒没法看了,还是让他自己去琢磨吧。”宋亦路说道。 “我与白晶、李东打听过,前期还是有点拖沓,现在进度还不错,可能比预计要晚半个月左右。” “这也比他以前强多了,原来拍一部片子要四个月到半年,有时候剧组就那么耗着。”宋亦路调查过贾思道的情况。 “他的电影能不能赶上卡亚电影节?” “八月末完成拍摄,剪辑如果能加快一些速度,或许还能赶得上。这样,你一会给老约翰打个电话,问问卡亚电影节的报名是在什么时候,能不能延迟几天报名,能有多大的富余量,就说这部片子是我监制的。”老约翰是卡亚电影节的组委会主席。 “也只能这样了。王若望已经正式签约付刚工作室,你有没有下一部的推广计划?”段子平又问。 “你组织个运作团队,去找几家媒体,先给他做个专访,花点钱鼓吹一下,把他誉为年轻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