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触知道自己轻敌冒进,致使麾下的骑兵伤亡惨重,好在最后击败了长矛兵,也算是不辱使命。但他不知道在袁熙的眼中,他的这点功劳,能不能弥补轻敌冒进的过错。 焦触心虚的道:“禀公子,公孙度已经阵亡,襄平城中的官员,都被控制在宫里。只有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康还在负隅顽抗,末将即刻率军前往捉拿,一定将他生擒活捉!” “去吧。”袁熙没有怪罪他。 “遵命。” 焦触感激之余率领所有的骑兵,继续追击败逃的敌军。 公孙康的部队逃到了东城,遭遇来驰援的乌桓骑兵,发生激战。长矛兵首当其冲,被拥挤的无法列阵,伤亡极重。 焦触追到东城,袭击公孙康的后军。 两面夹击下... 公孙康的几万部队,被围堵在城郭内,苦苦挣扎却怎么也突不出去。焦触杀的异常勇猛。蹋顿也想起了新仇旧恨,下手毫不留情。 一夜的时间... 公孙康被活捉,伦直、卑衍被斩杀。 几万的部队,死的死,伤的伤,尸横遍野,血洗城郭。 最后全都投降了... 焦触和蹋顿斩获颇丰,返回王宫复命。 王宫。 大殿里。 袁熙已经审问完被俘虏的公孙度的文武们,除了柳毅是个可造之才,其他的都是垃圾。 可惜柳毅死忠于公孙家,不肯归降。 袁熙亲手斩下了他的头颅! 满殿文武惊惧的不敢抬头,卷缩在地上慑慑发抖,直到焦触和蹋顿归来,他们被两旁的侍卫拖到角落里,等候袁熙发落。 蹋顿走到殿中,抱拳道:“多谢熙公子给我报仇的机会,此战杀了公孙度,生擒公孙康,我回去也好对族人有个交代了。” 袁熙微笑道:“应该是我谢你才对。没有你挡住公孙康,说不定他会逃出城去,成为大患。临出征前我就对你说过,待消灭公孙度,定有重谢。现在占领了襄平城,镇压了十几万的敌军,接下来的战斗,已不足虑。我会奏请父亲,给乌桓重赏。” “谢公子。” 蹋顿从来没有想过打败公孙度会有多丰厚的奖赏。因为去年的时候,袁绍和他说过同样的话,结果就给了个虚衔,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没想到袁熙会再次提及,说明是诚心诚意的。 蹋顿对袁熙无比的敬服,也让他觉得让出辽西和玄菟两郡,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他会得到更多,乌桓会更加强大。 “公子...。” 蹋顿退到一旁,焦触上前来道:“末将轻敌冒进,致使所部骑兵伤亡.....伤亡了一些,请公子责罚。” “你还知道自己轻敌冒进啊?” 袁熙本来不想责罚焦触的,没想到焦触自己提了出来,那不责罚也不行了,遂道:“等回蓟县后,自己去领五十军仗。” “谢公子。” 焦触如释重负。 殿内的俘虏们职位最高的是公孙度的亲信阳仪。袁熙命人把他们带了过来,说道:“现在公孙度被杀,公孙康被擒,你可愿意归顺我?” “愿意愿意...。” 阳仪一脸谄媚的样,作揖道:“公孙父子残暴无道,逆天继位,祸害辽东百姓,早就该亡了。小的是左盼右盼,才盼到公子前来。愿意侍奉公子,绝无二心。” “哼哼...。” 殿内的文武们朝阳仪投来鄙视的目光。 焦触和蹋顿也看不上阳仪。 袁熙面无表情的道:“你既愿意归顺我,就不该对我有任何隐瞒。我且问你,辽东郡、乐浪郡、中辽郡、辽东半岛及三韩世家所在的朝鲜半岛的南部,还有多少兵马?不准犹豫,立刻就说!” “没有了,全都没有了...就剩一些守城的弱旅,公子顷刻便能占领所有的郡县。”阳仪回道。 “据我所知,公孙度的兵马,不止襄平城中的这些吧?他不是有十六万军吗?”袁熙皱了皱眉。 阳仪回道:“两个月前,公孙度决定占领马訾水(鸭绿江)以南的土地,将各郡县的兵马集中到襄平,与高句丽开战。虽然获胜,但损失了一些兵马。襄阳城中的十二万军,已是全部的兵力。” “太好了!”焦触和蹋顿忍不住狂喜。 袁熙也有一些小激动,说道:“你如果敢骗我...。” “不敢不敢...小的不敢有半句虚言。”阳仪道。 “嗯。” 袁熙正襟危坐,挥手道:“把他们都带下去,好生看管。待我占领辽东后,再做处置。” “诺。” 侍卫们应道。 包括阳仪在内的几十位被俘虏的公孙度的文武,被拖出了大殿。 焦触和蹋顿上前。 袁熙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图,摆在案桌上抚平,说道:“马上派人去告诉何茂、崔琰,占领中辽郡,过了大辽河,转兵向东,占领辽东半岛。焦触领骑兵四千,攻打乐浪郡和朝鲜半岛的南部。蹋顿单于随我去一趟朝鲜半岛的北部,谨防高句丽反攻。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公孙度全部的地盘。” “遵命(是)。” 有了阳仪的情报,袁熙对以后的战事做了安排。 但是在襄平城中,还有好几万的俘虏,必须妥善处置。 袁熙制定了新的俘虏政策。凡是被俘虏的兵士,卸甲、缴械、每三日给一碗米粥。凡是百夫长以上的将领,都带到别处关押。 防止在将领的煽动下,激起兵变。 再派一些人假扮成俘虏,混进俘虏中,了解事态的发展。如果真有人叛变,驻守在襄平城中的部队,也好及时反应。 如此,只需要一千弓箭手,就能看住所有的俘虏。 六月下旬。 何茂、崔琰接到袁熙的命令,占领中辽郡。 转兵向东,攻克辽东半岛。 同时。 焦触的四千骑兵,行动迅捷,出其不意的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