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体系。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赋税
唐朝中期的780年,统治者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万贯、石,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日益加剧,唐朝末期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人口编辑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9619254,口数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六千万左右。唐朝史学家杜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一千三四百万户;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现代学者冻国栋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1430-1540万户约为7475-8050万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葛剑雄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万之间;现代学者陈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人;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
唐代户口统计表
年份
户数
口数
备注
隋末唐初
2000000
出自《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及《通典·卷第七》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
3041871
12351681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统计而来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3800000
-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
武曌神龙元年(14137140000出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56541419712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八》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7861236
45431265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八》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87148143609出自《旧唐书·卷三十八》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8525763
48909800
出自《旧唐书·本纪第九》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63459975543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诸州县户口数统计而来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
①9619254
②9069154
③9187548
①52880488
②52880488
③52881280
①号数据出自《旧唐书·本纪第九》
②号数据出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
③号数据根据《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三载课与不课户口分计数统计而成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8914790
52919390
出自《通典·食货七》
唐肃宗至德元年(710-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及《册府元龟·卷四百八十六》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1933134
16990386
出自《通典·食货七》
唐代宗广德二年(125-出自《唐会要·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