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低垂,赵明陪伴着徐福,悄然离开客栈,朝城西方向迂回而去。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徐福感慨万千!
绕过几棵歪脖子大树,又走过几条巷道,徐福找到了大概的方位。
“就应该是这里了,怎么又不像呢?”
眼前的房屋早已不是曾经的模样,那些有明显印迹的房舍,早已翻修了。
经过再三确认后,徐福走向了新房舍的大门。
“咚咚咚!”
徐福轻叩门环,过了一会屋里走出了一位中年妇女。
“这位大姐,我是远方来的,请问这里可曾是徐家的所在?”
妇女一脸的茫然。
“徐家?俺家是赵姓,你怕是找错了人家。”
“哦,大姐莫怪,我已离开黄县二十年之久,记得姑姑家,应该就在此处。”
正当妇女踌躇之际,屋里有人问话。
“是谁啊?”
一个老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婆婆,外面有人找徐家,一定是找错了地方。”
“徐家?”
“老人家,我是徐家远方的亲戚,已是多年未曾到此,实在叨扰了。”
“你是徐百成的什么人?”
老奶奶的一句话,惊得徐福浑身一颤。
“老人家,徐百成是晚辈的姑父,姑姑赵氏。”
老奶奶上下打量着徐福,不竟深深叹了口气。
“唉!”
“小哥多年未与你家姑姑联系,却不知家中早有变故!”
“徐大夫英年早逝,后来他的大儿子出了海,就再也没有回来。”
“听说是和前秦的皇上入海求仙去了。”
“朝廷迁怒于徐家,赵氏被朝廷收监了,小儿子也逃跑了。”
“徐家就这样垮了,这,这房舍也是朝廷查封后,又分给我们的。”
徐福听言,强忍住内心的激愤,又急忙询问道:
“那,那赵氏后来怎么?”
老奶奶欲言又止,她似乎心存顾虑。
“婆婆,不如让这位小哥进屋说话,免得被人看见。”
好客热心的黄县人,让徐福深受感动。
屋里只有一个熟睡中的婴儿,再无旁人。
妇女的老公公早已过世,丈夫在工地干活,还没有回来。
“老人家,在下也是受父母之托,特意来此寻亲,还望老人家据实相告!”
徐福给老奶奶深深鞠了一躬,内心充满着期待。
“唉!”
“赵氏被收监后,朝廷一直想知道其儿子与秦始皇的下落,赵氏却始终只字不提。”
“最后,朝廷便残杀了她!”
“啊!……”
徐福当场昏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