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狼域> 第五章 真情吐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真情吐露(1 / 2)

晚饭比往日丰盛许多,奶奶、妈妈不用出工,在家里出出进进忙了一天。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围着炕桌和地桌,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大家的脸上都漾溢着欢笑,这是以往很少出现的幸福时光。 爸爸把一大口菜喂到嘴里,鼓着腮帮子边吃边说: “今天倒有一桩新鲜事,村里来了个外乡人,向我打听马二家住哪呢?” 听到这句话,成钟的耳朵一下子支楞了起来。 “马二家那婆娘也是个可怜人啊,疯颠了这些天,听说是好些了,不知到底咋样?”奶奶说。 “妈,是好些了。前两天她还问我要鞋样子,说是想给自己做双暖鞋过冬哩。看样子,像是好了许多。”妈妈看着奶奶说。 “唉,男人就这样死了,身边又没个一男半女,怕是不会一直守在咱成家湾了。来的人是谁啊,是不是想给介绍新婆家呢?”奶奶转头问爸爸。 “妈,这个我就不知道了。那人向我问路的时候,我还问他是马二家啥亲戚,他不肯细说,只说是马二老婆的远房亲戚。”爸爸对奶奶说。 听到这里,成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连连扒啦着碗里的白米饭。 “慢点吃啊,又没人跟你抢!”妈妈疼爱地摸着成钟的脑袋说。 “妈妈,我想起个事儿,要出去一趟。晚上不回来的话,你们别等。”成钟说着,已经放下饭碗,站起身来。 在雪里红的训练下,成钟现在跑起来可比原来快了许多。 才一袋烟的功夫,他已穿越整个村子,来到了马二家的院门外。 大门半掩,成钟象猫一样无声地钻了进去。 堂屋亮着灯,屋门也开着,只是挂了一条破破烂烂的厚门帘。 成钟找了个大背篓作掩护,团着身子,躲在堂屋墙角偷听。 屋子里传出一男一女的声音,好象他们也在吃晚饭,聊天的声音时断时续。 男的操一口成钟不熟悉的外地口音,女人叫他表哥。 多数时候都是他在说话,似乎在讲述青海那边的事,还有天南海北的种种见闻。 女人的话很少,只是偶尔应付性地“嗯”一声。 他像是在劝说女人跟他去青海那边过年。 女人似乎犹豫不决,但最后还是答应下来了。 “那我们明天就走吧,农场那边请假不容:::易哩。要不是两个老人催着我过来接你,我才不来呢,太远了!”外地口音说…… 屋子里像是还有拉拉扯扯的响动,成钟懒得去理会。 对这种男女扯蛋的事情,成钟虽已懂得了几分,但还没有到感兴趣的程度。 他已得到了重要信息,必须连夜去找雪里红。 成钟又返回家中,拿了一支耐用的手电,出门而去。 成钟现在在家里的地位比较特殊。 爷爷和爸爸保守着他的秘密,却吩咐家人默许他的自由。 成钟从小就是个贼胆大,接触雪里红之后,更是无所畏惧,神鬼不怕。 积雪的路面有些打滑,还不如沿着山坡奔跑来得畅快。 这时的他,就像一匹敏捷如风的山狼,在夜里的山坡上一掠而过。 大半个钟头,他已站在“十殿阎王”庙的平台上。 “汪汪汪”、“汪——”,他学着狗的样子,仰面朝天,大声吠叫。 才叫到第二遍,雪里红已扑到了他的眼前。 雪后夜半,明月皎洁,万籁俱寂。 没有任何干扰,人和狼便坐在破败的古庙滩上聊天。 当成钟告诉雪里红,马二老婆准备离开成家湾去青海的时候,雪里红的神色变得谨慎起来。 它追悔莫及地说: “怪吾一时心软,不想多造杀孽,留得此女一命,致有今日之患。 若恶人马二探清迷宫底细,并将此情转告其妻,传于别有用心之人,则危害不浅矣。” (为表现狼语简捷特点,意译为古代白话文,后同) “雪里红,到底咋回事啊?时至今日,你还不想说给我听吗?”成钟十分恳切地问。 “贤弟,非是我有意瞒你,兹事体大,你尚年幼,为兄想等你长大成人!”雪里红情绪纠结地说。 “我尊重你的选择,从不多问。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可以直说。” “当日吾外出觅食,妻守护三崽,孰料祸从天降。 料是三崽足月,妻引至洞外行走,被恶贼马二盯上。 为护幼崽,妻饮弹身亡。 等吾寻踪追去,一子蒙贤弟所救,二子俱遭摔斃。 恶贼身怀火器,不宜接近。 迟延二日,吾察其行止,方趁夜入户而杀之。 出逃血战,痛失一臂,并无怨悔。 吾杀马二,非为妻子私仇,唯恐地下迷宫中‘狼域’入口暴露,则吾万死难辞其咎!” 雪里红一席话,说得磕磕拌拌,但感情十分真挚。 虽然所说内容与成钟的猜测相差无几,但关于“狼域”入口的话,仍让他震惊不已。 双方静默了三分钟。 成钟刚想开口说话,雪里红却接着幽幽地说道: “‘狼域’入口,关乎天机,不容有失。 吾细腰狼族,受‘狼神’遗命,在此守护‘狼域’入口,专等一位与狼族赤诚相交之‘贵人’降临。 若遇其他觊觎之辈,宁可误杀,绝不放过。 数百载岁月蹉跎,为守此‘狼域’入口,吾细腰狼族与各种势力血战不已,尸骨成山。 虽杀敌无数,细腰狼族亦牺牲殆尽。 细腰狼族,曾是世间最强大种族。 至今仅剩愚兄,独挑千钧重担。 人族多性情狡狤,见利忘义,极难持久。 故选一位与狼族赤诚相交之人甚难矣。 吾观贤弟忠厚纯朴,聪明通变,义勇超群,少年即有逆天气象,盖人中龙凤也。 此次变故,因缘际会,得遇贤弟,愚兄虽丧妻失子,诚得大于失。 贤弟与吾,虽族类相异,然心意相通,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