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丹田处,这股热流想冲过去,但是,却无功而返。
海道心一动,马上拿出一粒破障丹,吞了下去。随后,又吞了一粒润婴丹。
两粒丹药进入丹田,形成了一股大热流,去汇会那股没有后劲再冲过去的热流。
两支热流会合后,形成了更大的热流。
这股热流向着海道的脑天穹冲去。
竟然一下子冲了过去!成功了!
海道长啸了一声,惊的远处的动物四处逃窜。
海武兴奋地说:“哥哥元婴了!好厉害!”
海莲点着头说:“是厉害!但是我也要到元婴。”
海武与海花坚定地点着头,他们下定决心,用心修练,等到了元婴,就可以与哥哥一起去修练星球。
到达了元婴后,海道坐下后,又修练了一个月,这才将境界稳固在元婴一层。
海道先前一心晋级,没有注意外面。现在才知道外面有人。
于是,海道将家人带出了王船。
一出来,海军便感觉到了外面有人:“可能是京城来的人,不能让他们久等了,我先去开门。”
等到海军打开门时,村长埋怨道:“军,你一家都睡懒觉吗?这时候才开门,领导们都到了一会儿。”
原来那些领导正坐在外面的木椅上聊天。
海军忙跑出去,将门外坐着的人请进来。
大内这回来了十个人,有四个人是科学家,他们要对海星考察,是否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另外的六个人是领导。
胡老在这六个人之中。
海道看向村长:“三伯,族老呢?”
村长说:“在外面!”
海道说:“请他们进来,我们马上就走。”
村长马上跑出去,几分钟后,跟着他进来了三个族老。
海道看到人都到齐了,便说:“大家闭上眼睛,传送中会晕的。”
众人忙闭上眼睛,就是他们不闭上眼睛,海道也会在进入时,让他们大脑一片空白。
也就几秒钟的时间,他们就感到树下由虚无变成了踏实。
“到了!”海道说了一声。
众人睁开眼睛,听到了几声惊呼声。
“这空气好新鲜啊!”
喊的那个专家马上拿出仪器测试。
随后,几个专家开始工作起来。
“细颗粒物0.3微米。”专家报出测量数据。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
“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质量中值直径为10μm。”第二项也出来了。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颗粒物成分是主要致病因子,颗粒物的浓度和暴露时间决定了颗粒物的吸入量和对机体的危害程度。颗粒物的粒径和状态与其在呼吸道内沉着滞留和消除有关。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
这些颗粒物在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加重哮喘病,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病变,严重的可危及生命。颗粒物对儿童和老年人的危害尤为明显。
第三项很快也报了出来:“二氧化硫小时平均0.02毫克立方米。”
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会氧化而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驱物。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烟尘浓度大于0.3mgL,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如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和多诺拉等烟雾事件,都是这种协同作用造成的危害。
专家们也不休息,接着测出第四项:“二氧化氮低于0.010mgm3。”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