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贤侄,你局部计算得不错,但是,看这个。”接着,钱长泽在左下角白棋下了一个连扳。范昭大惊,道:“难道白的意图是借对杀造劫材?我看看。” 范昭仔细算算,发觉此劫打过,黑亏损无疑,道:“这是实战?”钱长泽道:“不是,我算到不利,于是这里忍了。”范昭听罢,对钱长泽的棋力有了改观,暗中认为钱长泽的这番细算官子的功夫有业6水平无疑。钱长泽继续道:“这里亏损,满盘皆输。前面如意算盘作茧自缚,连翻盘都找不到所在。棋差一着,缚手缚脚,与范西屏弈棋,想腾挪躲闪控制实空取胜,难于上青天。唉。”说罢意兴阑珊,不再摆下去了。 范西屏的手段,范昭深有体会,所以,深深理解钱长泽的心情。两人继续聊棋理,钱长泽认为,围棋之道乃是黑白棋子落于纵横一十九路棋盘,上合周天之数,规则应当至简至易,方合棋道。至于棋局出现诸如“万年劫”、“长生劫”和“盘角曲四”等特殊棋型,应当靠实战解决,双方皆无话可说;如果实战无终局,如“三劫循环”和“四劫循环”等,可视为和局。实战终局的标识很简单,就是你pass,我也pass,则棋局终止。 钱长泽高谈阔论,范昭频频点头。范昭简单总结一下,觉得黄龙士成就于棋悟,施襄夏成就于棋道,范西屏成就于棋艺,而钱长泽则成就于棋理,三人在围棋上的所得和阐述各有千秋。 范昭告别钱长泽,暗忖钱长泽与吴清源时代日本著名业余围棋名宿、围棋评论家安永一相似,当年,安永一与木谷实、吴清源合著了著名的《围棋革命-新布局法》,震动日本围棋界。 注1:秋儿吟诗出自王安石。 注2:20世纪30年代,吴清源在日本下棋前,总要通读一遍《道德经》。结果,吴清源打败了所有的对手,登上了围棋的顶峰。他说:“我的对手全是日本棋坛的杰出人士,就棋艺而言,我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我之所以屡屡获胜全在于精神因素。”日本棋坛的另一位顶尖高手坂田荣男曾坦率地说:我不认为吴先生的棋艺有多么高。可是,他总是败在吴清源手下,却弄不明白为什么,其实,正是道德经的“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吴清源称之为“平常心”。 注3:围棋中的规则胜:吴清源于1948年与岩本薰十番棋中的一局,终局时岩本以自己劫材有利为由不肯粘劫自损一目,最后日本棋院根据当时围棋界最高权威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名人在世时,劫多一方可以不补的说法,判定“黑不必补,白一目或二目胜”。由此,1949年10月2日,日本棋院颁布了世界上第一本书面规则“围棋规约”。但是围棋规约规定“有劫要补”,恰巧和本因坊秀哉的说法相反。1959年吴清源与高川格三番棋第二局又发生了纠纷,终局时,高川格要吴清源按照围棋规约第四条判例规定,自补一手。吴清源劫材有利,认为应按实战进行,规约怎么可以硬性规定单方补一手?!几个月后,最后吴清源被同意补一手,不补吴执白半目胜,补了吴半目败。 有趣的是,2011年9月1日,日本天元战预选赛中,小林光一九段执黑“1目半胜”潘善琪七段。但是从棋谱看来,潘善琪应该赢半目。《日本围棋规约》第10条第4小条规定:双方确认胜负后,结果不能改变。所以,等比赛结束之后,潘善琪七段发现情况不对,再向日本棋院反应时,由于离席相当于承认之前的对局结果,日本棋院驳回了他的请求,也永久地留下了一张标注为“黑棋1目半胜”的白棋胜局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