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内情孙华南知道一二,只是他记得,在海棠花会上传出的消息,是二位公主哭哭啼啼求清河长公主替她们跟皇上求情,不愿下嫁,清河将此事推到皇后那里,皇后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怎么几日功夫,就变成了争相下嫁,可不就是飞蛾扑火,如此焚身是为谁啊?
“可怜可叹。。。”鲍二爷说了许久,有些口干,捂嘴咳嗽了两声。旁边孙华南连忙倒水给他,房间里并没留人伺候。
齐瑶听到咳嗽,觉得自己方才咄咄『逼』人了些,心念转之下,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她伸出芊芊玉手,替鲍二爷续了一杯茶水。
鲍二爷喝完茶,眼前突然出现一位虽然罩了面,也能感觉到气质华贵,端庄严肃的一位少女,果然是自己的恩人。连忙起身,一揖到地。
齐瑶罩着面,回礼福了福,虚扶了一下。三个人坐到了桌边。
孙华南也有一些不自在。这还是第一次跟齐瑶并坐说话。毕竟是自己的小姨。
齐瑶坦然道,“世子,二爷,齐瑶是把你们当了家人,这世间俗礼,何必介意?”
孙华南听了心里暗嘲自己,都是千军万马沙场经历生死的人,还不如一个女子看得开。
鲍二爷自自然然道,“女公子见识渊博,眼里放的都是天下兴亡,跟生死相比,自然没有什么介意的。”
他刚刚从鬼门关里爬出来,参透过生死,对此毫不在意。
齐瑶便继续请教。
鲍二侃侃而谈道,“两位公主都是富贵已极之人,首先不会自求入险地,而却纷纷自愿下嫁,所为不过其母。最后,二位贵妃也不过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已。”
齐瑶点头道,“不错。”
“先说大公主,轮年龄,此事当仁不让,首当其冲应当是她。但大公主是沈贵妃亲生,自幼百般宠爱,皇上舍得不舍得,沈贵妃必然不舍。二公主的生母微贱,又已经去世。论起感情远近,她也十分合适。她虽是何贵妃一力抚养,若皇上开口,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公主生在天家,为天下奉养,也自然得担起为天下计的使命。
只是两位贵妃身后,站的是两位成年的皇子。以皇上如今的态度,对两人都有期待,都寄予厚望。
二人至今势均力敌,南诏一事,谁肯多出力,在皇上那里得到的青睐就越多。”
孙华南在一旁皱眉。
鲍二知道他的想法,笑笑说,“只是如今既是争着下嫁,也就是为各自争夺南军统领权。”
孙华南听到这里,哼了一声,“那日先生不是教我,这个不用争的吗?”
鲍二爷对他点点头,“那日三皇子是力争,我劝九皇子不要去争。因为圣心已经在那里,皇上早就心有所向的。”
孙华南疑『惑』的问,“这个怎么说?”
“说到底,军权皇权,这都是皇上的东西,皇子是不能觊觎,不可染指的。本来三皇子不争,皇上也会交给他南军大权,以此平衡九皇子在北离大军的势力。
以此推论,明白皇上的心思最重要。这公主下嫁也是同理,只要愿意为皇上舍身伺虎就已经足以,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世子却看,长公主到现在都没有多问一句。就是这个道理。”
孙华南叹口气,“这次大病归来,想明白了一件事,这些浮名富贵,总是虚的。回想北离百姓才是真苦,每年那样的大雪,还要被大周跟北离封市,生活在那冰天雪地,实在不易。皇上早定下一个为国为民的储君,天下幸甚!华南幸甚!”
齐瑶也知道每逢饥荒灾祸,百姓家户无存粮,路有冻骨,还有那易子而食的惨剧,都是连年的战火带来生灵涂炭。
鲍二爷这几日跟着孙世子,也常听他悲天悯人的论调,已经不怪,看到齐瑶眼睛里也『露』出同样神『色』,心里又是一凛。
齐瑶见他神『色』有变,问道,“二爷也如此想吗?”
鲍二爷这回先站起身,庄重的施礼,起身落座。
然后恭谨的说,“为人师爷,总是为了一个辅字。师爷做事,只在这字面上打饥荒,做事起来,是不管不顾的。只因为谋士所为,都是阴招,并不光明。但鲍二却素来钦佩那些古今中外的大贤,为天下计,当先为天下人计。
为天下人计,就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磊落君王,才不使百姓遭遇离苦灾厄。
方才听了女公子跟孙世子的肺腑之言,鲍二爷以为都是正道。”
齐瑶想起上一世,鲍二爷最后功成身退,也是因为对宁王所为多有不齿。因此不顾宁王挽留,不顾自己请求,云游四海去了。
师爷所献策,自然都是算计,算计人心,算计利益,逃不掉一个阴暗。
可是她也总是听鲍二爷叹息,常常是在宁王说话不作数,玩弄权谋时,他会不经意的叹气。
今日一谈,鲍二爷原来也有自己的看法,只怕跟自己一样,看透了如今的宁郡王。
“这样说,二爷肯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