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事情完毕以后,孔明将重心转移到益州。来到成都,献帝召见了孔明,两人简单聊了一下。
献帝不是不聪明的人,孔明的想法大致也能看出来,如今天下诸侯也没剩下几个人了,又加上弘农王死了,献帝刘协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唯一能依靠的除了几个刘姓的亲人,在一个就是孔明了。
孔明比献帝年长几岁,并且孔明也算是刘辩的半个老师,虽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不过是早年的几句嘴上应承,可说到底还是有几分薄面。
孔明有长安、洛阳、又收了汉中,西凉虽然丢了大半,但大致还在控制中,益州牧又给了孔明暂代,但唯有一点遗憾和愧疚,孔明没有具体的官职和爵位。
在孔明去往洛阳的时候,献帝和刘璋具体研究了一下,想让孔明称公或者为王。
此刻,献帝和孔明坐在城楼上,看着远方。孔明没有答应的意思,更不在意这些虚名。
“陛下,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希望您的封赏给刘玄德,刘备是汉室宗亲,一心为了汉室着想,多年以来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其心天地可鉴。”
“我呢,多多少少是个乱世的投机者,又没有什么太深的底子,一口气拔高那么多也没必要。”
“说到底,这都是虚名,没有太大意义,不过是锦上添花。”
“我伐东吴,完全是出于私利,为了给关羽报仇,我接了刘备的军马,也完全是因为刘备因我昏迷。”
孔明指着远处的山河道。
“若我真有幸平了天下,这天下仍然是陛下和刘氏的天下。”
“我在五龙幻境中见过汉高祖的风骨,那才是英主的样子,陛下应该虚心学习才是。”
“若陛下真的有心赏赐的话,希望陛下在玄德醒的时候,亲自下旨让我迎娶刘备和刘璋便好。”
孔明想法毕竟简单,根本不会留恋权利,诸葛家族嫡系的传人,说到底还真看不上、不在意这些俗名。
献帝刘协有意规劝,不远处的刘璋也听见了,她在拐角处偷偷的听着,默然低下了头,转身离去了。
时间不早,孔明起身和刘协告辞,准备起兵从大路转水路出发。
孔明走后,刘协给刘备封王,诸葛亮定下封号为“蜀”。
蜀国此刻正式建立,刘蜀政权在成都成立。历史多多少少有偏差,但最后总会在聪明人的推波下继续前进。
以后将称之为蜀国、魏国、东吴。
....
....
东吴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月以后,此刻孔明大军已经迈过大地,从水路向东吴而来。
先说说大地图,益州地区其实与东吴共用长江天险,打仗千里急行,走陆路远不如走水路快,这是不用解释的问题。
走陆路要绕山,后勤补给拉得太长这是求死,且虚耗士气和兵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水路极好,大家坐船看看风景,很舒服。所以孔明没法改动曾经刘备走过的路线,依然从水路大进。
建业。
孙坚摸着有些发昏的额头,对百官道。“如今刘玄德被献帝封王,孔明带精兵20万亲征,其势甚大,有什么办法能够迎敌吗?”
百官大惊失色,面面相觑。
诸葛瑾叹了一口气,出列道。
“主公,我去见见他陈说利害,让两国相和,共讨曹操。”
孙坚看向诸葛瑾,微微点头,随即让诸葛瑾为使者,劝说孔明退兵。
孔明这边兵马顺江而下,安营扎寨等待下一步战略部署,顺便让大军暂时修整。
孔明看地图对荀彧问道。
“曹操那边有什么动静不好说,宛城毕竟在荆州和中原夹着,若是我们这边逼的太紧,恐怕会让东吴狗急跳墙。”
荀彧道。
“我有两条路给你,第一个就很冒险,暂时顺江而下,沿水路一直到柴桑和建业。”
“第二天我比较推荐,放弃进攻东吴先夺回荆州,但这样将会陷入长久的拉锯战。”
第一条,冒进,但若是一路势如破竹,将很快便灭掉东吴,相应的也会遭到来自魏国和东吴的夹击。
第二条,稳健,用20万人取下荆州,那时孔明将是仅次曹操的第二大诸侯。
以前荆州之所以丢,便是因为两面受敌,四战之地不好守。最后益州调兵不及时,才导致荆州大败。
但如今孔明和刘备的势力已经同化,孔明若是取下荆州有个先天的好处,宛城和汉中等地都在孔明手里。
孔明拿下荆州,便可以实现诸葛亮以前所规划的最理想进攻曹魏的攻击策略。
若是真与曹操交战,从荆州出一支大军,从洛阳出一支大军,两路并进,曹操焉有不败的道理。
“我建议还是借着给关将军报仇的幌子,取下荆州为好,现在守荆州六郡的人是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