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合先属韩馥,再投袁绍,后转投曹操的原因。手中有兵,那个诸侯也无法拒绝不是。
反过来说,这样私心过重的将领会用心打仗,会拼死战斗么?明显不会!这样的将领在战场上只会想保存实力以为立足于乱世之本,万一打不过,易旗倒戈就行。
所以说有史学家说,在官渡之战中,高览和张合作战不力,明明有一战之力,却偏偏不出全力,以致官渡之战袁绍败北。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或者说,高览和张合在转投袁绍时,就已经在心中打着小九九。当然,这也与袁绍本人脱不了干系,如果是曹操和刘备的手段,张合和高览就不敢这么肆意妄为。
不见张合和高览投曹后,就没有这些明哲保身的小动作和小心思。一旦表现出来,你看曹操会不会找借口弄死你?连左臂右膀的王佐之才荀彧都毫不犹豫搞死!连司马懿这等奇才都不敢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出头。
高览这种行为或者说处世之道错了吗?没错啊!世家一向是这样做的,已经很滋润地活了千百年。尤其是近年以来,都要将天下权益重新分配。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结果上看,高览这么做真没错。
“……!”张合对高览的说法就无言以对,默然了一会儿才说:“也许大概是这样吧!我们回营寨,公孙瓒的兵马一时半分应该还不会来这里。”
张合和高览察看了一会儿地形地势,就返回刚建立好的营寨,广洒斥候之余,就痛快地进食,准备好好休息一晚。
就在张合和高览刚在站立的不远处,黄忠和徐晃就在那儿猫着。黄忠和徐晃率部差不多是比张合和高览部慢了一个时辰左右。
黄忠和徐晃率部来到武强地区后,并没有急着安营扎寨,而是按兵不动,黄忠和徐晃带着一支亲卫小队先行探察敌情和四周环境。
“汉升,看来荀军师所料不错,袁绍军果然选择这里为战场,连先头部队都早到了。”徐晃见敌将走远后,才小声地说:“应该已经安营扎寨了。”
“荀军师乃大才,我和他冀州一行中,他所料还无一差错。就没有什么人事能逃得他的双眼和预料。”黄忠的语气透着敬佩和赞叹说:“我虽痴长不少,却有种白活了的感觉。”
“哎!现在天色微暗,我们潜近些观察下敌营。”黄忠叹了口气,仰望了一下天色建议道:“如有可能,我们夜袭其营寨,打乱敌方的布署和为我军争取时间和空间。”
徐晃没有接话,只是点点头,两人让亲卫小队潜伏于原地,两人猫着腰,几个起落,快速向前移动。
“敌军正在进食!”徐晃闻着从不远处营寨飘来的饭香,缩了缩鼻子说:“黄将军,敌军食后正是我们袭击之机,如何?”
黄忠扬了扬浓眉说:“徐将军的意思是不等晚上,现在就袭其营寨?”
“任何人在进食后都会处于一种懒散的状态中,就算再精锐的兵马,也得有个时间才能缓和过来。”徐晃嘴角微微向上扬起道:“就在这个时间内,我们足可以拆了他们的营寨。”
“好!就这么干!”黄忠再次看了眼不远处布置得滴水不漏的营寨说:“从旗帜上看应该是主公交待过的冀州名将张合和高览,从营寨的布置上来看,不愧名将之称。这两个人我在邺城见过,其武艺修为也不错,是练气成罡的巅峰状态,可惜呀!”
“可惜什么?”徐晃一听黄忠同意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很是兴奋,却又听到黄忠说可惜,就以为自己有什么没考虑到的,于是十分谦虚地问之。
“可惜张合和高览遇上了你徐公明呀!”黄忠微微一笑道:“如果说张合和高览是冀州名将,那么你徐晃徐公明就有成为天下名将之资!不,你就已经有天下名将之姿!”
还好徐晃和黄忠熟悉得不要不要,不然都会以为黄忠在说好听的话。黄忠欣赏徐晃不是二三天,而是从徐晃加入刘备麾下起,黄忠就没少说徐晃乃大将之才,迟早可独挡一面。
黄忠和徐晃都是刘备麾下武将中的元老人物。不说刘备深知徐晃之能,就是黄忠本身的一个推荐也是重量级的存在。而事实上,徐晃从入刘备帐下,就一直受重任。
从徐晃带龚龙和田丰搭档镇守渔阳郡起,徐晃就已经算独领一军,独挡一面了。徐晃也做得很出色,证明了自己就是大将之才。
可以说刘备对徐晃的重用胜过了对关羽和张飞两个结义兄弟。那怕关羽和张飞没意见,徐晃总有一种自己是木秀于林的焦虑。
“汉升大哥!”徐晃脸色一红,有点幽怨地说:“有这么捧兄弟的么?这么多兄弟,都强于我多矣!”
“嘿!举贤不避亲。”黄忠捋了把胡子,鼓励和赞许地说:“主公比我更有识人之明,论忠诚,我们几个都差不多,论武艺,公明你只是垫底,若论行军打仗统率大军,公明你应该最有自信呀!这才是主公独让你镇守一方的根本原因。”
“嗯!谢谢汉升大哥。”徐晃一听黄忠这么说,脸色瞬间就恢复如常,自信而略有点张扬地说:“我必不负大哥和主公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