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大才,可惜最终要各为其主,少不了过手的。我真想看到大汉天下的精英们一起为国而战啊!”
“我想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统合国内势力这一过程不易,少不了流血死人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事。”郭嘉也有点唏嘘地说:“有太多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撞了南山也不回头的。”
“不扯了,都是以后以后的事。”刘备翻着白眼说:“我发现只要和你议事,议着议着就不知议到那儿去了,还是说出兵冀州这事吧!”
“嗯,曹操出兵魏郡就不要管他,这是袁大盟主和韩公该操心的事。”郭嘉将话题扯了回来说:“清河国和河间国两地问题不大,渤海郡是块硬骨头。”
“奉孝认为袁绍不会放弃渤海郡?不过从地理位置上,一旦河间国和清河国被我和师兄占领,渤海郡不就处于四面包围之中,袁绍不放手又能如何?”刘备略有不解地说:“我是袁绍就迅速占据魏郡,再向四周扩张,能占多少算多少,何必揪着迟早守不住的渤海郡不放?”
司隶与冀州的魏郡接壤,身处洛阳的袁绍占据魏郡有着极大的地理优势。而渤海郡临幽,青,兖三州,中间隔着清河国和河间国,一旦清河国和河间国被占,渤海郡对于袁绍来说就是飞地。
郭嘉指了指脸说:“袁大盟主可是渤海太守,渤海郡对于他而言就是发迹之地,有如涿郡于侯爷的意义。也就是说,冀州似乎烽烟四起,而真正会大打出手的只可能是争夺渤海郡。都是为了面子啊,那怕是块飞地,也不打打都不行。”
“云长和文远去的是渤海郡,冀德和侯霸去的清河国,公骥和不俊去的是河间国,子健负责三路接应。”刘备念叨着说:“要不让人通知声子健,直接去渤海郡与云长汇合?”
刘备入青州之后,就在郭嘉和文若建议下,兵分三路,一路由关羽和张辽率兵马十万来到渤海郡边界。一路由颜良和文丑率兵马五万至河间国边界。一路由张飞和伍安国率兵马五万至清河国边界。
而华雄率五万骑兵负责三路的接应事宜。嗯,都是悄悄的,打枪的不要。只等刘备快马传令,就抢占冀州这三个地方。
基本上刘备麾下最精锐的兵马和有名有姓的将领都出动了。刘备现在身边兵马还有近十万兵马,其中以伤兵居多。将领也就剩典韦和陈到两个。
其中武伍国算是从孔融那儿借来的。孔融说了,刘备现在是青州牧,只要有需要,武安国随时听候调遣。至于太史慈,已经将老娘送至刘备处,自己单枪匹马下扬州去了。
刘备现在所处之地就是青州城,也就是数年前救龚景龚太守一家这个青州城,亦是临淄城。目前刘备也就掌控青州以及孔融的北海郡。不过青州境内的所有太守及县令,县长都通知到了,就看多少地方是传檄可定的。
“没有必要,二将军多傲气的一个人,我也相信他能在渤海郡打得很好。何况有文远协助,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郭嘉反对道:“侯爷只需快马传令,令各部按原定计划进行即可。”
“好!不过奉孝何以知文远之能?我们又以什么名义进兵冀州境内呢?”刘备从善如流对说:“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有名才行。”
刘备对关羽十分了解,除非生死存亡之际,不然断不会求援。刘备好奇的是郭嘉为何知道张辽是将才。
“二将军跟我说的,说文远乃大将之才,稍加历练可独领一军独挡一面。”郭嘉张口就答:“班头不是给了我们进兵的理由么?保护班头和甄家人顺利回青州呀!”
郭嘉的理由和借口都有很牵强,那有陈兵几十万接队人的事?接人也应该只去魏郡邺城,跑到清河国,河间国,渤海郡去又是什么鬼?
“这也行?”刘备笑道:“如果袁绍和韩公将文若一行人礼送出境,要求我们退兵怎么办?”
“这好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呗!”郭嘉嘻嘻一笑道:“侯爷也会听他们的?占了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谁说也白搭。”
“来人!”刘备点着头,当即命人快马传令给各部,开始明目张胆抢占冀州。
“有一点很可惜。”郭嘉在行动命令下达之后说:“侯爷和公孙将军能占大半个冀州,也能分百万人口,而不能接受冀州多少人才。”
“这点我知道,我只要土地和人口,那些世家和所谓的人才不要也罢。”刘备无所谓地说:“青州不也没有多少世家了么,黄巾余党都占青州人口的六成。”
“侯爷心中有数就行,他们打他们的,我们还是研究下怎么快速而稳定地掌控青州全境吧!”郭嘉来了神转移说:“就是不知道赵将军和公达兄进行得怎么样了?”
“奉孝的意思是不从者武力解决?”刘备一听就明白郭嘉的意思。这是以黄巾军为刀,准备快刀斩乱麻了。
“对,让黄巾军围住不听侯爷号令的家伙。我们借解围援助之名出兵,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郭嘉恶狠狠地说:“不听号者都不是一路人。”
……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接到公孙瓒的传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