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头痛如裂,都忘了自己刚才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了。”审配把头拍得咚咚作响,顺势地说:“就麻烦两位将军了。”
“应该,应该!”张合和高览一左一右将审配架了出去。
“呸!”审配三人一出门,辛评就呸了一声说:“还河北名士,不就是一个借酒装疯撒拨的无赖么!我都耻与之同僚为伍!”
嗯,辛评这货完全忘了昨天傍晚自己恶劣的表现。现在一本正经以名士自居,痛斥审配的不斯文表现。
“诶!按说审正南不应该如此不堪,一时之间失常真让人费解。”荀谌叹息地说:“这下可丢人丢大了,将我们冀州文臣的脸面都丢尽了。”
“他配?”辛评一拍酒桌说:“他审配也配代表冀州文臣?就冀州文臣中一斯文败类!说这次丢了冀州文臣的脸面我可不认!”
辛评只要有打击审配的机会一定不会放过,极尽诋毁之能事。如果说可以,审配名声扫地,成为过街老鼠,也是乐见其成的。
“友若,你有所不知,正南兄之所以如此失态痛骂逍遥侯刘备是有原因的。”沮授不喜辛评如此落井下石和为斗而不管不顾,笑着对荀谌说:“这事还得从很多年前说起。”
沮授沮公与,是当年和审配一起聚众于清县县城门口索要蔡邕万卷书的家伙。沮授一样对刘备心怀敌意,不过没有和审配一样形喜于色。
再者而言,沮授并不赞同袁绍入主冀州。在历史中,沮授曾劝韩馥道:“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可惜韩馥没有同意。
“哦!我也说正南兄不会无故失常呀!”荀谌兴趣十足地说:“还请公与说给大家听听!”
沮授点点头说:“当年伯喈先生遭阉竖陷害,悲愤离开洛阳,时和逍遥侯一起,还带着家藏的万卷书。让天下读书人吃惊的是伯喈先生没回陈留老家,反而是北上幽州涿县。”
“我们都听说过伯喈先生这回事。”荀谌等皆点头表示知道当年这回事。实在是蔡邕家藏的万卷书太唬人了,当年天下士子的目光在注视着呢!不过后来天灾人祸不断,士子们也逐渐不关注了。
“当年我和正南兄都年少轻狂,受人挑唆,就聚合了数百士子在伯喈先生车队必经之路清河县县城门拦住了伯喈先生一行人。”沮授说得现在审配就不轻狂一样。
“抢书?”辛评有点一惊一咋地说:“听说蔡府万卷藏书中有不少孤本!”
沮授看白痴一样看了辛评一眼说:“读书人读书爱书,这么一件文雅的事,怎么能说抢书这么难听?我们当时是要求分享知识来的。”
“分享,分享,公与兄且接着说。”辛评倒没计较沮授看自己的眼神,十分识趣地让沮授接着说。这货不仅是怕树敌太多,而且还想将沮授拉拢为一伙。
“当时伯喈先生没说什么,反而是逍遥侯刘备出的面。”沮授似乎回忆了一会儿,才接着说:“当年刘备才十一二岁吧,可是这口才可不像十几岁的人。反正我和正南兄被刘备坑得不浅。”
沮授没有将当年两人和刘备的言语间交锋详细说,只是说后来反应被刘备坑了。刘备当年说的是让天下人富有的方式方法,当时沮授两人无以为答。
后来这两个家伙想来思去,这天底下就没有让全天下的人富有之方式方法。不然如今大汉天下为何会如此?审配激进点,借酒就开撕刘备。沮授好点,不过有机会也不会放过刘备。
“原来如此!”荀谌等人也没深究细节,皆恍然大悟状。主要是对当年这事有个印象,经沮授这么一说,大家都自发脑补了当年当时的情形。也许有出入,不过刘备这伶牙俐齿的形象是相同的。
“好啦,韩大人已歇了,客人也走了,我们也散了吧!”沮授挥挥手,众人各归各家各找各妈,至于各自的心思就一言难尽矣!
……
“张将军,高将军!”审配被张合和高览送回府后,拉着两人神秘兮兮地问道:“那个叫黄忠的家伙到底什么境界的修为?比你们如何?”
“审大人,内气外放的境界呀!这不是你都说了么?”张合奇了个怪地说:“据我所知,武学修为的最高境界就是内气外放。不同的是进入内气外放境界的时间问题,进入越久就越厉害。”
张合张儁乂,河间鄚人,现任冀州韩馥帐下军司马。其人武艺高强,还善于练兵统兵,不失为大将之才。
历史中张合和高览都先是韩馥帐下将校,后一同归属袁绍为河北四庭柱其二。在袁绍官渡之战惨败后,这两个家伙又一伙投曹。
张合投曹后屡立战功,被称为五子良将之一。到了三国后期基本上没有敌手,连刘备也对其无比忌惮。后被诸葛亮设计射杀。高览就没这么幸运,早早就死于战乱中,成了某些人威镇天下的垫脚石。
史学家们有这么一种说法,说袁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