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民国之烽烟> 第九十八章:新军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新军制(2 / 3)

···

这一段时间,韩争不断的总结最近的带兵经验,和军中中下级军官反复商讨,终于一个军队的模型构架,慢慢的建立起来,同时,韩争也开始了真正的军队改制。

对于现在的韩争来说,似乎已经脱离了北洋的束缚,在征求众人意见之后,开始在自己的军中着手早已准备的计划。

在新的军制中,韩争自己担任司令员一职,往下就是军长、师长、旅长、团长等,这是一个根据后世和德国陆军建设,以及当前军队指挥体系综合考虑的大的框架。

不过在当前韩争军中,由于兵力的原因,团长和司令之间的所有职位都被空缺了下来,韩争打算,在一年的时间里,把军队正式扩建成三个团、九个营的编制,并且加了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以及司令部的卫生连,在下面的各自编制中又有一些小的编制,如卫生队等。

同时,韩争还根据后世的标准设立了军衔制,军官设置了三等,分别是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而兵士们分为了三个等级,分别是士官和士兵。

而对应的军职主要是:

上将:军队司令长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一些编制军衔;

中将:有特殊贡献军官,并且职位达到军长级别;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士官:授予班长职位的主要军衔。

当然,韩争现在还用不了这么多,他也没有公布这么多,在军中的军衔只是公布到了中校和上校职位,但在韩争的心中,却是已经定位好了这种军衔制度。

而对于军队再次大肆扩编之事,得到了军官上下的一致支持,在和白氏兄弟之间的战争,以及后来收到的压制,彻底的让韩争的手下军官们认识到了军事力量的重要姓,因此这次扩军,虽然阵容盛大,但是也没有人对韩争的扩军计划提出异议,况且随着自己这边地盘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多,这些事情也变的理所当然起来。

而军中各级指挥机构的下辖军队建设,按韩争提出来的“三三制”进行扩军和建设。这样以来,韩争将要在设立三个团的前提下,下面会有共九个营的编制,按照“三三制”计算的话,一个排设置成三十六人,一个连就是一百零八人,一个营就会有三百二十四人,那么全军的合计作战士兵数量将要达到二千九百一十六人!

而经过这次扩军改编之后,韩争的军力和战斗力,将会再次提升一个档次,从而再不久的将来,正式成为皖北地区最大的地方军阀!

这也预示则,韩争离走出安徽的步伐再次跨进一步。

对于职位的安排,由于陈锋和段年以及向杰三人,在上次作战中的优秀表现,向杰正式的出任新编第二团的团长一职,军衔中校,以林翔为副,军衔少校,两人率领本团的现有二百多人赶往利辛驻扎,并在利辛就地招兵,在一年的时间内补充和训练新兵。

另外,由于陈锋和段年两人已经配合多时,对于统兵训练也有经验,因此这次韩争安排陈锋为新编第三团的团长,中校军衔,以段年为副,少校军衔,两人继续搭伙,被韩争安排两人带着同样的二百多老兵前往义门阵驻扎下来就地招兵。

而新编一团,则由韩争亲自担任团长,曹德彪为副,少校军衔,而韩争并没有给自己加任何的军衔,依然是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军服,率领大本营,在涡阳本地县城驻扎。

至于下面的小军官们,大都是从已经渐渐走上正轨的军办学班中挑选出来的,被安排到各个团中,并逐渐适应自己的岗位,开始了发挥各自的作用。

这次,韩争虽然扩军颇为盛大,但是却并没有向外界透露太多的信息,这次主要在三弟扩军,减少造成的不良冲击。

实际上,韩争之所以敢这么大规模扩军的底气,就是来自由韩争正式的打败白氏兄弟,占领利辛,管辖的人口迅速增长,就连周围各地的逃难者也开始往韩争的领地开始渐渐的汇聚,人口基数增加,军队兵源自然躲起来。

而且,随着韩争投入的经济建设逐渐产生良好的效益,对于军队负担,也已经能够承受一个新的高度。

此次,本地人对韩争扩军一事大力支持,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军纪使韩争这次的招兵大受欢迎,只是在涡阳一地,初审时就有将近二千人参加报名的青壮合格!

陈锋段年两人,在义门一地招兵相对少些,但也有四百多人,剩下缺少的二百多人,由韩争从涡阳县城招收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