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格式化自己,就是为了删除你。
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人要知足,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得不到的东西是因为它原本就不是你的,并不是因为它太好,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人要懂的知足付出,当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时,首先自己先想想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换位思考,你就永远不会去埋怨别人。
别人对你好。那说明那人好,但并非是应该对你好。如果我们能‘弄’清这点。每个人都会活的很开心!
那么,什么是知足常乐呢?满足了就快乐,不满足也要快乐。
不管如何,开心最大!当一个人满足于现状,并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他能够看清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物,及时的去珍惜这些东西,这就叫“知足常乐”!
你也许会问人为何要学会知足,永不满足不是更好?或许人类本身就是永不满足的动物。有了钱又想要权,有了权又想要更大的势,在争权夺利中度过一生。
难道这样的人生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学会知足才能免去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烦恼。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个小‘女’孩去超市买冰‘棒’吃,恰好那天超市正在做活动,冰‘棒’买一送一。
那个小‘女’孩拿了一根冰‘棒’就去开钱了,售货员小姐提醒小‘女’孩说:“小妹妹,冰‘棒’买一送一哦!”
结果小‘女’孩眨巴着眼睛,回答售货员说:“但是我今天只想吃一根冰‘棒’,另外一根就留给其他小朋友吧!”然后便笑着走了。留下售货员独自在那惊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快乐往往是最纯粹的,因为他们满足于现有的快乐的生活中,烦人的事就甩到外太空。
怪不得很多人都在感慨说:“多想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啊!”“少年不识愁滋味”大概就与知足有关吧。
反之。如果不懂得知足,我们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压力中,无法自拔。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抱怨自己很忙,人们的心理也一直很矛盾:有了钱但又必须很忙。会失去和家人在一起作伴的时光。
和家人在一起又耽误了工作,失去了赚钱的机会。那人们又不乐意了。
可鱼和熊掌,是二者都可得兼的吗?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收入低、位子低,还有时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其实细细想来,都是自己的‘欲’望太高、太多。人生的失意,名利的纷争,职场的竞争,钱财的多少,人情世故,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对对错错……搞得我们身心疲惫,有时甚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占据了我们快乐的空间。
其实,在我们周围的人中比我们水平高的多的是,比我们能力强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也许正在为我们的今天而努力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知足、不满足呢,我们既没有什么超人的能力,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介凡人,能走到今天,能融入到现在这个平台上,应该是上帝很偏爱我们了。
所以我们要心存感恩,要知足,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怨声载道,更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别处,其实我们已经处在最美的风景处了。
要感谢上帝对我们的馈赠,要感谢命运对我们的眷顾。更要靠勤奋、踏实去回报。更要踏踏实实地做事、诚诚实实地做事,回报给我们机遇的人,回报我们这个社会。
我们要给自己以正确的定位,不要高估自己。
做人要谦虚低调,别说人无完人(谁也不敢说自己是最强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使你真身怀绝技,满腹经纶,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山川不语,自是一种秀丽,黄金不语,自是一种价值。
谦卑的庄稼,在秋天的阳光里,低下了深思熟虑的头颅。
只要我们一生都在脚踏实地去干事,即使创造不出什么辉煌,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追求的快乐,亦就能“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也!
人生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惟有内心泰然、坦然,才能无往而不乐。如果我们能够持有一棵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
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平静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则我们的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
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的人就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险恶,这样人的名誉与利益才可以保持长久。
老子是针对社会的“贪夫徇财,烈士徇名”而言,他郑重地提醒人们:“抑思身与名货孰亲孰多乎?”图名贪利,亦是人之大疾,若想战胜客观世界必须先战胜主观世界,也就是先战胜自己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