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承帝坐在上位,而他的下首,左右两边,各自坐着一个人,左边的那个穿着紫色的朝服,带着华冠,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斯斯文文的,嘴角总是带着笑意,这是英王,也是承帝的三皇兄。 右边的那个穿着褐色朝服,头发全部梳起,也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不必英王一幅文弱书生的样子,他是武将,一身骨骼健壮,孔武有力,脸上微微明显的不耐烦,这是勇王,承帝的七皇兄。 英王慢条斯理的端起了杯子,不紧不慢的喝着茶,承帝的眼神微微一冷,“三皇兄远道而来,可要多住几日啊。” “这是自然,祖母寿辰,臣本也想多住几日。”英王不紧不慢的打着太极,“前几年因为实在脱不得身,无法给祖母贺寿,实在是臣不孝啊。” “哪里,三皇兄为国效力,不妨事,想必祖母也不会介怀的。”当初为了防止英王谋反,特意将他的封地与勇王的封地隔得远了些,封地里都有些不好相处的近邻,就是为了让他们脱不得身,可是,没想到,不过几年,他们竟然将封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岁贡年年不减,反而叫朝中不少老臣都对他们赞不绝口。 “皇上体恤,臣感激不尽,”英王虚做着礼数,承帝转而看向勇王,“七皇兄近来可好?” 勇王道,“劳烦皇上挂心,臣一切都好。” “这就好。”承帝点了点头,勇王勇猛有余,但是却无心机,比起英王却是好对付许多,只可惜,他与英王是一母同胞,自然是向着英王的。 “皇上,臣想去见见祖母。”英王站了起来,对着承帝说道,勇王也站了起来,“臣也是。” “也好,”承帝想了想,“两位皇兄不妨住在宫里,也好在祖母面前多多尽孝。” 勇王直接就要拒绝,却被英王拦住了,“皇上的心意,臣心领了,只是,住在宫中诸多不便,皇上放心,此时,臣与七弟原本想着就是要多留几日,好在祖母面前多尽几分孝心。”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强求了。”承帝笑不达眼底,看着他们。 “臣告辞。”英王,勇王行了礼,便走了出去。 嘴角的笑意慢慢收敛,承帝复杂的瞧着他们走远,看着宫殿里的人,有几分烦躁,“都下去吧。” “是,皇上。”李连生会意的将其他人都赶了出去,快要出门的时候,就听得背后承帝道,“李连生,你留下。” “是,皇上。”李连生转过身,回到了承帝的身边,见他桌案上的茶已经凉了,便道,“奴才给皇上换杯茶吧。” “恩。”承帝挥手,示意李连生自去。 李连生端着杯子,走了下去,到了茶水间,一边的小太监连忙迎了上来,“李公公。” 李连生也不理他的殷勤,自顾自的走到一边,拿了一个新的茶杯,慢慢的换上的新茶,然后,待时候差不多了,才端着杯子走到了承帝的身边,“皇上,请用茶。” 承帝端起杯子,却没有喝,而是将盖子打开,轻轻的在鼻尖打转,半晌,将杯子放下,叹了一口气,“李连生,你说,英王这次来,是做什么来了?” “这,奴才不知。”李连生自然不敢妄言。 承帝将杯子放下,“这么多年不曾回来,如今一回来,却说要就留。”承帝闭上眼,只怕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李连生在一边,见承帝闭上了眼,上前替他揉着肩膀,“皇上,依着奴才愚见,这样也好,将英王,勇王放在眼皮子底下,也好过他们远在封地,鞭长莫及啊。” “哦?”承帝意味深长的应了一声。 李连生道,“如今,英王与勇王在城中,只要有什么不轨,皇上还愁没有办法吗?” 英王,勇王一直是承帝的心头大患,当初,先帝一共有十五个儿子,除了夭折的,还有十一个,几位年长的皇子都已经羽翼丰满,夺位之争十分残酷,因为先帝不曾立后,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嫡子,每一个都是庶子,谁也说不得谁。 后来,先帝暮年之时,变得猜疑多忌,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当初是何等的风光,只可惜却被先帝圈禁的圈禁,被贬的被贬,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唯独英王,他韬光养晦,一幅与世无争的模样,先帝对他多有疼爱,可是,承帝却知道,英王根本没有她表现出来的那样仁慈,当初,小十三很得先帝疼爱,几乎凌驾众皇子之上,却那样无缘无故的就被山贼所杀,后来,还借此搬到了十皇兄,十一皇兄。 承帝一直忌惮他,可是,英王很精明,没有丝毫的不轨行为,先帝临死前,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唏嘘之下,让承帝善待手足,承帝一贯以孝治国,又怎么能违抗父皇临终所托呢? 可是,这样一来,却是养虎为患。 “恩,将安东林叫进来。”承帝有了主意。 李连生福身,“是,奴才这就去。” 很快,安东林进了养心殿,这一去,便是两个时辰。 英王,勇王很快就出了宫,说是去见太皇太后,也不过是略略叨扰了一番,毕竟不是亲祖母,没有那么多的感情。 勇王随着自家哥哥回了驿站,因为英王与勇王是兄弟,自然也就是住在了一起,一进屋,勇王就将手里的马鞭一甩,扔到了桌子上,勇王喜武,出行都是乘马。 “将鞭子收起来,看看你这样子,不成体统。”英王微微沉下脸,不悦的说道。 勇王自小就有些怕自己的这个哥哥,因为自己不大聪明,总是吃亏,多亏了自己的这个哥哥,才没有闯出什么大祸,母妃也总是说,让自己听哥哥的话,哥哥是不会害了自己的。 英王见自己的弟弟这幅样子,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