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华南王妃,熙和理了理衣裙,一边的采云问道,“公主,可要去休息一下。” 每次到这护国寺,公主总是喜欢去惯住的院子休息一番,最近事情多,公主已经许久不曾过来了。 熙和的手指轻轻一动,“也好,去一次,也好道别。” 道别?采云和青玉相互看了一眼,不解熙和的意思。 十指纤纤,琴弦轻动,手指拂过间,宛如流水逝去,友人远去,实在是叫人失望啊。 一曲终了,隔壁却没有笛声相伴,过了许多,就当熙和以为这个人今日不曾过来的时候,就听到一声叹息,“姑娘,这是许久未来了。” “世俗缠身,实在是不得空。”熙和将琴放在一边,站了起来。 “那姑娘今日所来,是为了道别的吗?”一曲相离实在是叫人,不胜唏嘘。 熙和点头,“是啊,也许,不久后我便要离开了,所以,今日特来道别。” 对面墙头的人久久不语,直到许久,方才说道,“姑娘曾说,心愿达成之际,就是姑娘远离之时,如今姑娘已经达成心愿了吗?” “达成了,曾有一个人,我欠他一个很大的恩情,如今,恩情已经还了,我也该离开了,”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熙和看着墙面,“今日一别,山高水远,再难相见,公子,珍重。” “姑娘,”男子的声音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味道,“珍重。” 熙和没有再说话,而是叫采云和青玉,将屋子里的东西都收拾了,这个地方,她不会再来了。 ..... 回了公主府,熙和站在院子里的凉亭之中,望着远处的湖面,湖面上荷叶莲花相互遮掩,美不胜收。 采云端着杯子,站在熙和的身后,“公主,喝碗酸梅汤吧。” 熙和回身,杯子是琉璃制作的,带着些许透明,红色的酸梅汤汁在里面显得十分诱人和好看,熙和伸出手,在杯子上滑过,触手一片清凉,却是摇头,“不必了,放着吧。” 采云有些担心,“公主,你今日一天不曾吃过什么,还是吃点东西吧。”采云看向桌子,早早的就备好了点心瓜果,都是熙和喜欢的,可是已经半个时辰过去了,公主什么也不曾动用过。 熙和坐在一边,手里是一边团扇,轻轻的摇着,此时凉亭里清风吹过,十分舒适,这团扇不摇也罢。 青玉从院子里走来,也没有打伞,低着头,脚步匆匆的,熙和看见了,叫了一声,“青玉。” 青玉转了过来,一边用手遮着太阳,一边回话,“公主。” 青玉小跑的进了凉亭,呼了一口气,“公主,外面真的是太热了,奴婢都快晒干了。” 熙和点了点桌子上的酸梅汤,“既然这样,这酸梅汤就给你喝了吧,省的你都快晒干了?” 青玉一喜,“真的吗?”就要伸手,却被一边的采云瞪眼,青玉缩回手,看着熙和,“奴婢还是一会去厨房自己端吧。” 熙和摇头,右手执着扇子,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酸梅汤的碗,递给了青玉,“喝了吧,我现在也没有什么胃口。” 青玉接过,“那一会奴婢给公主再端一碗。”倒是没有再推迟,将酸梅汤一口喝完了。 熙和缩回手,扇子轻轻晃动了几下,“你这是去做什么了?” 青玉一愣,笑了笑,“奴婢这是给将军府送东西去了?” 自从那日开始,熙和便不再接将军府的帖子了,接了也是让人拿了些东西之类的,送过去就是了,叶盛来了几次,熙和避而不见,就连叶扬也来过几次,也被熙和拒之门外了,可是叫人奇怪的却是,叶扬不但没有发火,只是默默的走了。 这些事情,方嬷嬷和几个丫头都没有告诉熙和,但是,这并不代表熙和不知道。 “恩,那就好。”熙和点点头,并没有接着说什么。 青玉转了转眼睛,“公主,奴婢听说太白楼近日新来了一个师傅,烧的一手好菜,特别是他的鱼做的很是不错,公主不是喜欢吃鱼吗?不如去太白楼怎么样?”看了看天色,“正好吃完了可以去戏班看看戏,最近的戏目很是不错呢?” 熙和晃着扇子,“看戏?” 青玉点头,“是啊,最近戏班子里排了几出新戏,据说很受人欢迎,公主去看看吧。” 采云在一边不说话,却也是带着期待的看着熙和,最近实在是有些烦闷,出去走走也好。 熙和想了想,“倒是不错,那就和奶娘说一声,晚膳不在府里用了,叫上丹月和流霜,最近都没有怎么看见丹月,在忙什么呢?” 采云一笑,“她呀,不就是在摆弄她的那些药材,还能做什么了,这不,前几日的时候,还说要研制些降暑的药材,给府里每个人都喝上一碗,也好避免中暑。” 熙和一笑,“到真的是她的风格,去,将她一起叫上,研制药方什么的,不急在这一时,难得有机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戏,也无妨。” 采云点头,“公主说的是,那奴婢这就去和丹月说一声,顺便,也安排一下戏楼的事情。” “你去吧,”熙和点头,采云福了福身子,就走了,熙和伸出手,从一边的果盘里捡了一个橘子,在手里把玩,青玉看见了,连忙伸手,“公主,奴婢来就是了。” 熙和将橘子递给她,青玉用帕子垫着,将橘子剥开,露出里面的果囊,“公主。” 果囊被一个一个的分开,却又拼在一起,加上外面的果皮,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朵一样好看。 熙和捡了一个,放进嘴里,橘子很甜,带着一丝酸意,恰到好处的酸,并不过分。 吃完了一个橘子,熙和拍了拍手指,青玉站在一边,拿起扇子,小心的给熙和扇着。 熙和对着她轻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