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轩一行人来到弘农以后,驻扎在弘农的一并文武全部出城迎接。
此时,赵云所部已经比刘轩早两日到达弘农,马超与薛仁贵的大军也早在几日前向西凉开拔。
刘轩翻身下了胭脂兽,站在城门前看向来迎接自己的一干文武,其中不见赵云的身影,想来是伤势未愈,还在城中养伤。
想着快些入城探望二哥的伤势,但人群中一个陌生人的身影,却提起了刘轩的兴趣。
观此人中等身材,相貌敦厚,一身文人打扮,富有儒雅气质。
这人见轩王正看着自己,不敢大意,立即上前见礼道:“学生孔融,参见轩王殿下。”
刘轩微微一愣,立刻伸双手相搀,并惊叹道:“原来是我大汉少府孔文举大人啊!本王失敬。”
孔融起身后,不敢直视刘轩,低头看着脚下,沉声道:“学生惭愧,一直助纣为虐,之前张将军进攻洛阳,学生本为内应,不想做事不密,若不是家奴拼死护卫,学生恐无缘再见轩王圣颜,今董贼恨我入骨,借陛下之名贬我为庶民,故不敢再轩王面前言少府一职。”
闻言,刘轩摆了摆手否认说:“唉!文举何出此言?即是我大汉的官员,何来庶民一说?董贼无道,窃据龙庭,今天下群情激奋,人人恨不得生食其肉。”
接着,刘轩不顾尊卑之别,拉住对方的手,由衷道:“文举大义,不畏刀剑之险,本王甚安。既然董卓不让你当少府,那我让你当。”
说罢,刘轩对一旁负责记录的官员说道:“听着,孔融官复原职,封为少府。”
那名官员一愣,有些为难的低声说道:“轩王,如今少府一职,正在由卫律大人兼任。”
“是吗?”
刘轩略微迟疑,随后大手一挥,豪爽的说:“他一个卫律,兼任那么多职位干嘛?把他给老娘撤了!让文举担任。”
随即,刘轩转向孔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文举刚刚加入我军,上来就封个大官怕不服众,只能暂时委屈你了,待他日再有空缺,本王再行任命。”
说完,也不看对方是什么表情,大踏步向城中走去。
再看孔融,一脸错愕的站在原地。一旁的那名官员,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息道:“文举刚来,还不了解我军的风格,文官的赏罚任免,轩王向来随意,假以时日你就知道了。”
闻言,孔融这才从诧异中醒来,看向对方惊讶的说道:“卫律大人我早有耳闻,何况少府一职掌管山海地泽的收入,怎能说变就变?”
那人一笑,回答道:“这有什么的啊?我刚入轩军时还是中书令呢,干了三年,去年被封为相府长史,我说什么了?”
“啊?”
孔融闻言大惊失色,说道:“仁兄究竟犯了什么错,怎能连降三级?”
“犯什么错啊?这就是轩军的风格,轩王封官,文官一职都是随便封的,等一切稳妥了,再从新任命。”说着,那人噗嗤一笑,继续讲道:“不过你放心,官职虽降,但俸禄不会减少,而且只要不鱼肉百姓,我军对于官员经济以及作风上的管理,可是很松弛的。”
说罢,那人摇头晃脑,一路哼着小曲,迈着方步跟着大队向城内走去。
刘轩入城后,立即前往赵云的住所,进入府院直奔内室。身后随行的众多官员,除少数几人外,其余的则是被护卫拦在了院门之外。
内室门外,两名侍卫见是轩王亲自到访,立刻表现得诚惶诚恐。
刘轩则没有理会二人,直接上前双手推开了房门。
房门被推开后,屋内热气敷面,与室外的寒冷形成极大的反差。
刘轩大步入内,只见家具整洁有序。一个比较大的火盆,摆在正中间很是显眼。
屋内几名侍卫门被人推开,下意识的将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之上,但看清来人后,又立刻跪倒见礼。
刘轩转入内室,发现赵云正平躺在床上,身上盖着被子,头上敷着毛巾,脸色暗淡,嘴唇发白。原来的一双英眉剑目,此时也紧紧的合起。
床边,一名留在胡须的年轻人,正在用身边的小火炉熬制中药。
见刘轩前来,此人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站起来躬身见礼道:“草民张仲景见过轩王。”
刘轩轻轻点头,说道:“原来阁下就是华佗的高徒张仲景啊。”
“草民不才,只学得恩师皮毛,不敢以高徒自居。”张仲景谦虚的说。
刘轩摇了摇头,说道:“先生过谦了,当年若不是尊师施以援手,恐怕本王早已命上黄泉,今日能得先生相助,真乃我军中幸事。”
接着,刘轩对身后的人吩咐道:“传令,封张仲景为太医院郎中,今后我军一切医务,全由张爱卿负责。”
张仲景闻言,大喜过望,立刻跪倒谢恩。
刘轩将他搀起,看向床上的赵云,关心的问道:“我大哥伤势如何了?”
后者叹了口气,摇头道:“尸毒暂时控制住了,但是毒性过大,使得体质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