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当时每一个农村青年的梦想。因此,报考中专的初中毕业生,非常踊跃,学校要对报考中专学校的学生进行筛选考试,规模中等的初中,只有进入全校前十名的学生,才具有报考中专的资格。
有些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中专,想尽一切办法了解别人家孩子的作弊行为,搜集作弊证据,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检举揭发别人的孩子是初中复读生,因为当时政策规定报考中专者必须是应届初中毕业生。
具备报考资格后,才由学校组织这批学生,去县里参加中专招生的正式考试,按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报考中师类的学生,还必须通过面试,才具有入学资格。
能够幸运考进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天资非常出众的孩子,当年的一批老中专生总是感叹:“要是我们不考中专,去读高中上大学,那么,那些年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也许将换一批人。”这话虽有点绝对,但也不能算吹牛皮,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时应届生就能考上中专的学生,那几乎是天才!
不过很多人是通过多年复习才考上中专的,年年复习,年年换名字报考,那时流行一个词:八年抗战!有的学生初中整整读了八年才考上了中专学校!
很多学生没读到初三就辍学了,报考中专学校的学生就借用这些辍学孩子的名字,虽有被举报的风险,但初中学校仍会为这些学生大开方便之门,因为多一个学生考上中专学校,对初中学校的评比名次和名声,大有裨益!
因此,有很多人自考上中专后,就改了名字,运气好的人可以选一个与自己同姓的名字,运气不好的连姓都改了,从此以后,都一直用别人的名字,是改不回来的,直至连本名都被人淡忘了,那个借用的名字将伴之一生!
别看现在的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到各初中学校去做招生宣传时,对初中学校的领导和各班主任点头哈腰,可怜得像人家孙子似的,但职业教育学校也是有辉煌的过去的,二三十年前中专学校的教师,那可是红上了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