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祁总共联系了六个房东,分别对应着六栋小楼。 所有的房子都在洋湖区,涵盖了西三环到北五环的各个地方。 价格也是从8000到25000元不等,可以说是高中低档都有了。 不过看完之后,张十三却没有一家满意的。 不是太破,就是太偏,要不就是房东脑子不正常,憋着劲儿想钓一条大鱼。 就拿那栋报价8000的房子来说,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然而那栋房子完全就是一座私搭乱建的“农民房”。 也就是那种城中村的村民们在自家宅基地上加盖的小楼。 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上是能摞多高就摞多高,各个都跟小碉堡似的。 张十三看的这栋可以说是村里的楼王,临街背阴。 村里其他人家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正房形的塔楼结构,根本不会考虑采光或者消防,恨不得把所有的空间都占上。 就他家是长方形,板板正正的,而且面积还挺大,屋子里坐个一百来人挺轻松。 然而这栋房子不是没有死穴,就是没有任何手续,完全没有交易的价值。 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非本村的人不能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集体土地。 房管局也不会给这种自建房颁发产权证。 也不知房东脑子抽筋儿了还是怎么滴。 竟然会在城中村里建了一个小型的办公楼。 而且楼里全是大开间,看面积每个大开间至少能做二十人。 属于典型的qiongren用不起,富人看不上的东西。 如果当初盖房的时候房东费点儿心思搞成单间公寓,就算以300元一间的价格往外租,每个月也能收个万儿八千的。 总比落手里一个卖不出去的房子强。 出现这种情况倒也不怪张世祁,谁也想不到还有这种奇葩存在。 而且比起住宅来说,北都的商业地产交易并不是很火爆,能找到出售的信息也很不错了。 都说一铺养三代,其实大部分商用地产都是只租不售的。 毕竟虽然房价下跌了不少,但是房租可依旧是在上涨的。 所以说现在舍得出售的商用房基本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还是那种明说之后大部分人不能忍受的。 倒也不是没有符合张十三要求的房子。 北四环就有一处面积合适,价格也不多的房子。 奈何这么好的地方早就租出去了,而且商业地产的租赁合同短则三年,多则五年十年,根本不符合张十三自用的目的。 买卖不破租赁,想要收回房子的话,违约金都不是一个小钱。 房东肯定是不愿承担的,张十三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小山,要不咱们去看看……” 看完这些房子之后,张世祁也挺懊恼的。 堂弟第一次托自己办事就给办成了这样,真是挺没脸的。 张世祁正想给弟弟道个歉,恰好赶上张十三的手机响了。 “哥,我先接个电话。” 张十三跟张世祁打了个招呼之后又走到了一边。 “安哥。” “恭喜你呀十三,今天一上班就听说你的爱评网从千度那里拿了不少投资,有了千度的支持,爱评网以后肯定是一帆风顺的。” “承您吉言。” “对了,我我现在跟胖子在一起,胖子说这周末要去水库玩,你有没有兴趣。” 胡虎比较爱热闹,没事就会组织个活动,一起聚聚。 “可以呀,什么时候在哪里集合?” 张十三倒是挺乐意参加的,这一周发生了太多事情,他迫切的需要找个地方冷静一下。 “等会儿发你手机上。” “那好。” 张十三应了一声之后突然想到了安志远的身份。 “哎安哥,你先别挂电话,跟你打听点事,你知道阳湖区这边哪里有独栋的办公楼出售吗?” 以安之源的人脉资源,或许帮自己找栋房子真不是什么难事。 “你要买个办公楼?” 安志远很惊讶的问了一声。 作为一个天天跟钱打交道的人,安志远很难理解张十三他具体想法。 “是啊,这不融到钱了吗,我公司再在五环外边呆着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就打算换个地方。” “地产这块我不太熟,等会儿帮你打听打听吧。” 安致远并没有推脱,打听个房子而已,本来就是一件合则两利的事情。 “那谢谢安哥了。” 年龄小还是有些优势的,就跟极限挑战里几位老大哥照顾小绵羊那样,张十三认识的几人不自觉的就会关照他。 “除了这几个独栋,剩下的只剩下写字楼了,咱们还看不看?” 看到张十三挂了电话之后,张世祁走过来问道。 “看,怎么不看,我就跟他耗上了。” 买房这种事情一时半会还真难找到完全符合心意的。 张十三用了两天时间,跟着张世祁到处瞎转。 期间倒是相中了一处挂着中介的一套要转让的写字楼。 位置价格什么的都挺合适,可惜就是面积小了一点。 整层楼总共才1500个平方。 原来的老板本来是做外贸的,自打天朝加入世贸之后没少借着改革的春风赚钱。 有了钱就考虑保值的问题。 于是在零五年花了一千万买下了整整一层的房子。 哪能想到在眼前大楼终于要建好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影响却是愈演愈烈。 眼看厂子就要保不住了,只能卖房救命。 因为急于筹钱,所以在中介挂牌的价格比市场价还有低五个点,很是吸引了一批客户。 当然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现款交易。 不过上千万的生意哪有那么好成交的,有钱的不想买,想买的手里拿不出钱。 所以这套房子就这么尴尬的晾到这里了。 虽然觉得一万八一平挺便宜的,但是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