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真的不想离开你> 0541细节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41细节问题(1 / 2)

“什么问题。”

工人有点震惊地说。

“有一个字没印上。”

他重重的语气。

“什么字?”

章楚涵赶紧问。

“王参的参。”

田川重重地说。

章楚涵接过报纸一看,王参的参字是一个方框。

“怎么会这样呢?”

她非常不解的样子。

“我打电话。”

他说。

他立即给邑水县印刷厂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邑水县印刷厂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参字在定版的时候明明是打上的,所以版样上也有,但在做版的时候需要进行文档转换,定版的文档不能直接做版,可能是在文档转换的时候参字没有转换过去,就变成了一个方块,因为做版是在邑州做的,所以邑水也没法检查。

田川把印刷厂的解释向章楚涵学了一遍。

“那现在怎么办?”

她焦急地问。

“重新做版,这回叫他们注意一下,反正咱俩也在。”

他泰然地说。

邑州印刷厂马上重新做版,约半个多小时,新版做好了,上机开印,这回参字印上了。

“多亏你了。”

她低声说,因为身边有人,她的激动不好表露,如果身边没有人,她此时一定是趴在他的怀里了。

“我们回去吧。”

他轻轻地说,他知道他很激动,他想叫她的心情平静下来。

他俩开车往回走,车开得很慢,好象章楚涵有很多心思。

“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

她喃喃地说,眼睛看着前方。

“有时一个细节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我早就知道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但后来离开了蒋介石,但为什么离开呢?没有确切的答案,前些日子上网,找到答案了。”

田川也注视着前方,娓娓地说。

“什么答案?”

更像是低吟的虫鸣。

“原来蒋介石在指挥战斗的间隙打开了收音机,在收听上海的股市,这个细节叫陈赓看到了,陈赓觉得蒋介石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对革命不忠诚,所以他想离开他,于是他向蒋介石请假,说母亲病重,回家照顾母亲,蒋介石知道他是不想跟自己干了,但也没勉强,就批准他离开了。”

“是谁这么说的?”

“2005年有一个国民党老军人回大陆,和陈赓的家里人说的,陈赓是他的班长,他说就因为这点事,没什么大事。”

“于是蒋介石就失去了一位军事家。”

“不光是失去呀,后来陈赓从苏联学习回来就到上海,跟着周总理干,为共产党增添了力量,再后来,再后来,国民党就被打败了。”

“看来细节真是非常重要。”

“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两万多主力在撤退的时候全军覆没,只有朱德领导的负责殿后的三千人还剩两千多人,这两千人走到江西安远天心圩还剩八百人,而这八百人也成一哄而散之势,因为部队没有给养,到了十月份士兵们还是短衣短裤。这时朱德站在稻田的土坎子上说里几句话,他说,一九零五年俄国革命失败了,但一九零七年他们成功了,我们今天就是俄国人的一九零五,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属于我们的一九零七,就这一句话,给了士兵们以信心,他们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谭震林后来有回忆,如果没有朱德的八百人,光凭秋收暴动的人马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因为秋收暴动的人多是工人和学生,没有战斗力,而南昌起义的人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而几十年以后共产党终于得了天下,所以往小点说是朱德当年的那几句话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

田川继续说。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细节。”

章楚涵说。

“这个不是典型的细节,它的主要意义还在于宣传鼓动工作有时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不能忽视了宣传鼓动工作。”

“共产党真是太伟大了。”

“但共产党确实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一年成立,出席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是十三个人,但到了1922年陈公博就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脱党,1924年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13个代表,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有7个,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当了大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这13个人中,王尽美,1925年牺牲;邓恩铭,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13个代表,除去自己走掉的,被党开除的,当特务的,当汉奸的,牺牲的之后,从头走到尾的只有两个,*和董必武。”

“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有的时候喜欢看点历史,看历史挺有意思的。”

田川有点自我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