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咱们未来的子弟都能入学参加科举!”
“就是,公子,郑家能为我们脱离匠籍吗?”
按大周朝社会地位,基本上都是分为四等人,这便是士农工商。士的地位肯定是最高,其次是农,再到工和商。工匠便是工这一类。
别看工匠似乎别商人地位还要高,可在大周朝有个规矩,那就是工匠的匠籍,一般是是世代相传。也就是说,如果你这辈子成为了工匠,那未来你的子子孙孙都可能是工匠籍贯。
何况,这时代工匠的手艺,基本上都是父传子的形式。
另外工匠籍贯的子弟,按大周朝科举和各类学堂入学的规矩,基本上都会受到歧视的。说起来,工匠籍贯比商人籍贯还要不堪,因为商人还有钱,有钱还能买到一点尊严。
郑平波听着下面的议论,自然有些慌乱了。没想到市舶司这边居然开出了这样丰厚的条件,可真让他措手不及。
解决工匠的籍贯,这是不可能的。就算郑家有能力,也不可能轻易帮忙解决。解决了这些工匠籍贯,那未来郑家造船厂的传承该如何进行?
郑平波的到来,不但没有安抚好已经有些骚动的工匠们,反而在更大程度上加剧了造船厂工匠们的心里波动。
在郑平波还没有离开之前,超过一半的工匠,都提出要赎身了。至于剩下的一半人,也全部开始观望起来。
郑家的明州造船厂,就这样瘫痪下来,根本没有人有心在开工做事。
雪上加霜的是,当郑平波看着时迁带着一大碟招商钱庄的银票进入造船厂的时候,就知道事坏了。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