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凭这一手绝活,也定能成为不世豪商啊!”
辛羸笑而不语,没回话。
商人什么的,若是范仲淹那一套改革成功了,他还可以去尝试一下资本主义。
毕竟范仲淹当初推行不收商业税,对商人的扶持力度,简直是华夏五千年历史绝无仅有的。
因为庆历新政,在庆历新政那短短一年时间内,整个大宋不知道出现了多少豪商。
也正是那一年,益州出现了第一张交子。
只是,如今庆历新政已经被全部废除了,商人重新面临重重商税,再加官方对商人的蔑视……
辛羸只能说,此路能活人,但不能通天!
如果是其他朝代,能活人大概是辛羸的终极目标了。
可这是大宋!
即便是历史学得很烂的辛羸,也知道这是华夏明的一个巅峰,是超越了全世界一千年水准的巅峰时代。
大宋的经济民生,即便是跟二十一世纪相,也不遑多让,大宋的开放政治,起后世所谓的民主,也差不太多。
大宋,是一个盛世,同时也是每一个华人民心的遗憾。
若无蛮族侵扰,斩断大宋脊梁,华夏会是最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度,若无蛮族侵扰,大宋将真正成为传时代。
尤其是穿越到大宋的这一年,对这美丽盛世的更加深入了解之后,辛羸更是惋惜不已。
所以,他心底其实一直都有一个念头,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守护住这份繁华而脆弱的明。
以他未来人的眼光,去杜绝一切会毁掉这份明的东西。
只不过,想做到那些,想守护这份明,他得要先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
所以,他不想仅仅只是在大宋活下去,活得好,他要选一条通天之路,有朝一日,真正的能够守护这一份明!
所以,那条被严格限制的商路,他不会去走。
模仿英国近代资本主义?
抱歉,在大宋没那个条件,哪怕把近代英国光荣革命的所有条件都放在华夏,但只要人还是华夏人,光荣革命永远不可能在华夏成功。
华夏只能走华夏自己的道路。
而宋朝,是华夏步入资本主义的最好模式,只是,历史的宋朝出现了失误……
蛮族又彻底断绝了这份模式。
出将入相,再来一次改革,纠正大宋的失误,走出华夏自己的现代化!
这是最好的方法。
却是最难做到的。
辛羸收回思绪,轻笑:“知府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
彦博一连说了两个满意,而后开口道:“阿六,去账房支取三百贯钱给十一郎!”
“是!”管家应命。
辛羸却是摇了摇头:“辛某不是为钱来的。”
“那当日……”彦博有几分好。
辛羸轻笑:“当日缺钱,如今不缺钱了。”
彦博劝道:“多有些积蓄,总要好些。”
辛羸再摇头:“钱本只是圣人创立出来,方便万民交易之物,世间根本是物不是钱,我多占据了钱,别人会缺钱,这会导致世间的交易出问题。”
彦博沉思起来,片刻后,他眼睛一亮:“十一郎当真才也,这般言论,若是天下人皆知,何愁天下难治!”
同时,彦博在心底想到:
这辛十一,脾气秉性都与范仲淹一般,还能有这般真知灼见,再加传闻的‘四为’之句,日后怕不是又是一个六丈公!
这么想着,彦博正儿八经的开口道:“十一郎,日后,若是私下,还是称我宽夫兄即可!”
辛羸心底微微一喜,却很淡然。
想要得到更好的待遇,还是要靠自己的本事,越有本事,便越能得到好的待遇,这不是公不公平的问题。
“宽夫兄!”辛羸笑着喊道。
“十一郎!”彦博眼激情四射。
辛羸颇有些不自在,连忙开口道:“宽夫兄,十一先告辞了。”
“好,注意安全,但凡有任何不决之事,都可来问我!”彦博依然基情满满。
“好,宽夫兄,告辞!”
辛羸逃一般的跑了。
乘坐着油壁车,看着四下的风景人情,不一会儿,便到了万花楼外。
万花楼院内,一片吵闹。
不是那种色情的吵闹,而是仿佛出了什么大事一样的吵闹。
油壁车的人都朝着万花楼看了过去。
车夫也很有意思的停下了车。
辛羸也跟着看了过去。
恍惚之间,他看见几个纹身大汉正在拖拉着一个姑娘,好几个姑娘和老鸨在阻止着,但却只敢在旁边说话,却不敢真正前。
辛羸饶有兴趣的看着。
恍然间,他看见了那个冰山美人青衣的身影。
青衣被纹身大汉拖着,死命的往外拖。
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