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警队男儿> 第197章 那该死的丧钟又被敲响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那该死的丧钟又被敲响了(1 / 4)

“这些年,就没人质疑过这些规矩么?”

在邵东琢磨了半天,没有琢磨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孟青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老人家依然是摇了摇头,说道:“质疑,不,我们村里从没有人质疑祖辈给我们留下的东西,不管好坏,那肯定都是祖祖辈辈用了很多时间,包括生命去证明过,绝对不会伤害我们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质疑?”

不得不说,西河村对祖辈的这种敬仰,绝对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因为很多人其实都已经忘了自己的祖宗。

这话不是骂人,但却是事实。

再看看西河村,你听老人家说的多好,老祖宗立下的规矩,不管从哪点儿来看,都不会害你,这一点儿毋庸置疑。

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呢?

人们把钱挣了,生活也过得不算差了,但就是忘了自己的根。

无数人都想奔着城里去,在城里安家立户,别说祖宗了,父母都忘了还在山里。

空巢老人,空村,这就是现代人。

不知道为什么,邵东听了老人家这么说,感触良多,也许,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文化。

当然,现在不是讨论我们国家文化的时候,邵东回过神儿来,便问道:“老人家,以您在这西河村生活了几十年的经历来看,您觉得这谋害了徐老汉一家的人有可能是谁?”

“这个老汉可不敢乱说。”老人家连连摆手,他不知道他说的一句话会不会害了别人,虽然他心里恼火那个凶手破坏了西河村的规矩,但是淳朴的性格早已深深的刻在了他们这些人的骨子里。当然,凶手不能算在其中。

来了这个西河村几次,邵东也发现了,这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淳朴的,只是有那么一个较真的人,不愿意放下心中的怨恨罢了。

“那您知道有哪些人和徐老汉一家有矛盾么?”见老人家这么说,邵东也不逼他,换了种说法,继续问到。

对于这个问题,老人家并不排斥,说道:“真要说矛盾,那肯定是有的,老人常说,牙齿和舌头还打架呢,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是的,别说是乡里乡亲的,就是生活在一起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也还要闹点儿矛盾,这确实没什么。”

邵东顺着老人家的意思,说了一句,他知道,这种老人家,你要引导着他往下说,不然他会觉得索然无味。

这是一种问询的手段,年纪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方法都不一样。

比如说老人家,他们喜欢缅怀过去,那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东西,那也是一种彰显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见证,或者说是他们吹牛逼的资本。但是说得多了,家里的晚辈也就都不爱听了。

但他们真的喜欢缅怀过去,因为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上了年纪,说白了,就是离死不远了,再不缅怀,就晚了。

在邵东的一番引导后,老人家想了想,说道:“真要说起来,和徐老汉一家闹过矛盾的还不在少数,就比如我本家的叔叔家,和他们家就没少闹过矛盾。

这徐家不都是从外面来的么,之前我本家叔叔家的田地,要不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就是自己开荒开出来的,结果几十年前搞土改,按人头分,徐家是我们西河村的大姓啊,人口自然是最多的,就老徐家分得最多,而我本家叔叔家里,因为人口少,反而把自家的土地都分了出去。

他们两家之所以闹矛盾,是因为徐老汉家有块土地离我本家叔叔家不远,而且还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原本他想用另一块土地跟徐老家换,大小都差不多的,都是五分地的样子,但是徐老汉家说什么都不换,说是国家给的,就不换咋的咋的。

说起来,以前没土改的时候,徐老汉家哪儿有什么土地,这不,一分到土地立马就变样了,把我本家叔叔给气得。

就这么点儿事儿,一直扯到徐老汉的父亲过世了,我本家叔叔才说,人都死了,就算了,地也就一直没换过来。”

老人家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其实,也不是说那块地有多好,就是我那本家叔叔一脉,在这块地上耕耘了几百年,不管是在灾年,还是丰年,都养活了他们一家子,有感情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一块地养了他们一脉人,确实是有感情的。

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这一脉在哪个地方扎根过后,自己开荒种粮,养活一大家子人,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做为后人,感怀祖辈的恩情,想换回这块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邵东也知道他说的本家叔叔是谁,不出意外就是那个跟他们说早就怀疑徐老汉的父亲死得不简单的那位蒋姓老人了。

“可以理解,毕竟盖怀祖辈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不是。”应承了一句后,邵东又说道:“那还有呢?”

“那就多了。”老人家说道:“像这种勾勾挂挂的事情,在我们村里还是发生了很多的,不过不管是早就扎根这里的四大家,还是后面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来这里的外乡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