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上了战场丢了性命么。
现在还是手工业时代,手工业毕竟和大工业时代的生产不同。产品质量完全取决于工匠的技术水平和积极性。技术水平要靠经验,而积极性就要靠奖励和惩罚机制了。
所以,在古代,经常会对工匠用上诸如“物勒工名”的手段,就是每一件产品上,必须刻上工匠的名字,做的好奖励,做的差受罚。就算这样,一开始或许还好,随着官僚机构的腐化,到最还还是没办法提供真正精良的武器。为公家干活,谁特么疼的不轻会去真正用心生产,搞什么精益求精。
因此,刘备把手下收罗来的各类武器工匠,全部解散,又给每人发了一笔本钱,算作刘备的入股,当然,刘备占的不算太多,只要三成,这更多是为了给工匠们找个靠山,免得他们又被地方豪强给收罗了去。
刘备让他们自行生产武器去卖,赚的越多,分的越多。就凭这一招,刘备不但省下了监管武器生产的力气,还得到了大量的优良兵器。
这也是刘备势力初兴,手下的官僚系统势力比较弱小,如果官僚系统强大,怎么可能放过军火采购这块肥肉。
两个亿的粮食券,加上刘备手上其他的钱财,差不多三个亿的大订单下去,一下子就极大的刺激了的青州手工业的发展。
其实制造一万人的盔甲和兵器,东平陵、历城和临淄三处铁厂全力开工,也不过就是几天的功夫就能把钢铁全部炼好,只是打造起来,比较废时间,不过,各家兵器作坊的老板,都拍着胸脯向刘备保证了,六个月之内,一定能将刘备需要的铠甲和武器全部打造完毕。
刘备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半年时间也够了,反正我又没想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