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一百三十章 蓝华看望师尊遇诸葛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章 蓝华看望师尊遇诸葛亮(1 / 2)

宛城五十里外有一山,名端木山,山有小道,一灰袍中年携两人随从,往山上去,此人便是贾诩,也就是穿越的蓝华。

身边二人,一人胡车儿,一人周仓,自投了张绣后,蓝华自不在问政事,不问军事,一月便有数回来此山,拜见师尊祝公明,探讨学问。

蓝华经黄巾起义事败,张角身死,郭,李入京,劫持政权,鱼肉百姓,后身死,蓝华投张绣,放下了很多,每日便是游山玩水,搞搞手工科研,来此山见师尊,谈经论道。

往山上半个时辰,半山有一亭,名鬼谷亭,此半山月自有一片天地,此处被祝公明开出数千平方,用上好杉木搭了一排木屋,山上有一泉,祝公明引泉入渠,百平方左右。

祝公明又开肯数亩荒山,种上菜与谷物,生活倒不成问题,祝公明少有出世,隐居此地,偶会收徒,偶有大儒来此山论道,讲经。

来客皆备酒肉上山,问道寻悟,蓝华上山后,见有一客,五十好几老翁,身边一少年,白袍童颜,未及弱冠。

老翁与祝公明正在亭中饮茶,两位相隔不过及三尺,两人席座边饮边聊,少年童子则站在公翁身边,侧耳倾听。

蓝华不及三丈便被祝公明看见,微笑点头,蓝华弯腰行礼以示拜见,祝公明也不起身,扼首当是回应。

蓝华直腰继续前行,不过数息,便至亭中,亭中有倒有位置,蓝华搬一草团,又置一桌座在旁边,也不招呼。

二人聊得正兴,丝毫不以为忤,老翁望了蓝华一眼,微笑点头示意,蓝华回应,只是不知是何人,师父未讲,自己也不便多问,坐在侧面位置,听二人讲经。

祝公明经常也有六十好几,发有稍白,身体倒也硬朗,收得孤儿二人,服待左右,端茶送水,只是现在却不见,怕是又见烧水炒茶去了。

祝公明正在讲一段经文,蓝华细耳听来,知是一段典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讲到楚人气节,另迅死而不屈。

少年童子道:“今天子被曹操所持,汉室复兴难矣?”

蓝华望去,见少年童子眼神睿智,暗自称奇,其人虽是偏瘦,倒也伟岸,蓝华心想少年不可欺也。

老翁皱眉,见祝公明脸上并不异样,心中稍安,只等祝公明一解高论,现如何天下分裂,诸候割据,百姓水深火热,老翁虽也通时势变化,但也集思广议,为家族打算。

此少年童子便是老翁带上山来求学,纵横之术乃鬼谷一门专长,自己只不过墨子传人,精通手艺将作,农工手技,现乱世当道,诸候并起,当要一人习得纵横之术以保家族之兴旺,老翁以领过几人前来,祝公明皆因天资不足以回绝。

现又领来一人,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是诸葛玄子侄,一载之前曹操引兵攻徐州,琅琊郡被战火洗礼,诸葛一族避难荆州,路上被曹操兵匪所劫,幸得张飞引兵路过,杀退流兵,诸葛亮一家才得以平安避祸荆州。

诸葛亮一族数十口人,来到荆州不过数人,皆被曹操流兵所劫杀,诸葛亮深恨曹操,常斥为曹贼不两立。

蓝华并不知此两人,一人为名士黄承彦,墨子传人,一人便是后世的智圣诸葛亮,黄承彦前来便是引诸葛亮拜师,习得纵横之术。

黄承彦膝下无子,育有一女,名黄月英,整日不待深闺之中,喜弄各种手工技术,跑到山里伐木晒太阳,晒的黑不溜瞅的,又长得满脸青春痘,与美女二字却有此不搭边,若是见人便常又棉绢遮面。

黄承彦乃是时任豫章太守诸葛玄的首席座上宾,常去指点一番,也只是教些守城建造之法,诸葛亮有三兄弟,二个姐姐。

诸葛谨投了刘繇,大弟诸葛亮,小弟诸葛均皆由其叔父诸葛玄照料,诸葛亮的大姐又嫁给了荆襄大族蒯祺为妻,二姐嫁给了庞德公长子庞山民。

诸葛亮政治资源是非常浑厚的,之所以后来脱颖而出,还是跟他的专业,人脉惜惜相关的。

诸葛玄向黄承彦求教,诸葛亮未及冠弱,还没有达到公务员的标准,是不是找个专业让他进修一下。

黄承彦反问诸葛玄,你想你侄子学什么呢?

诸葛玄就道,叫诸葛亮去学战略,学治政,黄承彦思索片刻,就叫诸葛玄征求一下诸葛亮的意见。

诸葛玄便叫人唤诸葛亮前来,诸葛玄道,你年龄还未到做公务员的标准,你现在正值十四,五岁的豆寇年华,要去学点东西,去学做公务员怎么样?

诸葛亮道,天下分裂,诸候并立,怕是以后诸候之间打来打去,又回到七国争霸的天下格局,自己一个小公务员没有什么用,说不定哪天就被一个匹夫给杀了,自己想学张仪的纵横之术,做王佐之才。

诸葛玄细细一想,倒是有些道理,便问黄承彦哪里有这种专业可以学的,黄承彦说,我刚好知道一个人,名字叫祝公明,住端木山上与庞德公,水镜先生交情都不错,也跟我算是是好友,我去求他收诸葛亮为徒,说不定能成。

这就有了今天这么一出,黄承彦带诸葛亮上山拜师,也有几人托黄承彦叫他领上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