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装帝国> 第一九六章 暂缓上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九六章 暂缓上报(1 / 2)

pass

通过

合格

如果表示达标的词数量足够的话,孙浩恨不得每一项数据都换一个词来形容。

随着一项又一项的测试结果出现,孙浩的心提的越高。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味着哪怕前面九十九项都合格了,最后一项不合格,也是一票否决制。

飞天七号项目组成立多年的关键,就看的是这一项结果能不能达标了。

苏易也有些方,按照三种改进方法,都能够提高相应的数据,自己随意挑选的一种,竟然这么多项都达标了。

只剩下最后一项。

等待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孙浩打了个电话,让人去于老的宿舍喊于老来。

不过孙浩没有说是什么事儿,他想要让于老来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却又担心万一功亏一篑闹个笑话,所以准备等于老到来再说。

十几分钟之后,于老精神抖擞的来到了实验室。

看得出来,休息了几个小时之后,于老过度消耗的精气神得到了补充,但是隐藏在体里的那种疲态,还是遮掩不住。

“于老,准备请您见证奇迹的一刻。”

孙浩迎上去,指着苏易说,

“您老人家栽下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这小子就是我们七号的福将啊,等最后这个结果出来,让六号的人看看,到底哪边是浪得虚名,哪边是耗费十年功力,为丰富基础数据做贡献。”

“哎不能这么说,十年为基础数据做贡献怎么了,我们十年不出成果,其实一直在出成果,别的不说,就我们这些组这些年的研究,放在民用上,那个不是抓过来就用,就我们这些数据仍出去,无数国家抢破头。”

于老稍稍有些激动,孙浩连忙转移话题,

“小苏同志在您的实验方案里做了一点点改动,添加了一种新的金属,加了两种催化剂,姑且算是催化剂吧,其实钴应该也进入到合金之中了。”

“用我之前的实验方案,小苏你做了几次实验上午到现在,你最多做三次实验,但是考虑到你们已经在等这项结果,说明测试已经接近尾声,也就是说,你只做了两次实验,就得到了这么好的结果”

于老看向苏易,有点看财神爷的感觉,真让孙浩说对了,福将。

“他就做了一次实验就出来了结果,第二次的重复试验没有成功,等会儿我们做完测试,回去就做重复试验,不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不睡觉了。”

孙浩来了兴致,于老伸手指了指他,

“你就是跟六号耗上了,你不睡还不让小苏睡觉了。”

说完他把手势换成大拇指,

“小苏,不得不说,你,这个。”

苏易连忙谦虚道,

“于老,我这是站在你们巨人的肩膀上,要没有你们的实验方案,我再觉得什么合金行,加什么金属可以,都没有用武之地啊。”

“滴滴”

最后一项测试的结果完成声响起,三个人谁也不顾上说话。

苏易动作最快,但是不好先跑过去,所以他走到仪器旁边,等着孙浩跑过来。

数据在手,孙浩嘴巴张开,又闭上,做出了惋惜的表。

“啊千分之一,功亏一篑啊”

“差距千分之一那算不上功亏一篑,我们在做数据要求的时候,实际上有百分之十的数据冗余,怕超极限状态下能的不稳定,实际上达不到那种况,所以千分之一应该是满足我们的实际要求的。”

于老皱着眉头,虽然没有达到完美,但是已经可以说几近完美了。

做出那么高的数据要求,是考虑到超极限的况,而且这个数据只是他们给自己提出的要求。

作为凡是都要跟外国比的科研人员来讲,他们还主动把这个要求提高了一点点,不多,百分之一左右。

在于老他们心目中,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我国,外国。

飞天七号的所有产品,都是要跟外国同类飞机进行对比的,而且要尽量在所有能上都要超过他们。

可是实际上,这是一个达不到的目标。

真要达到了,那就不是同一代飞机,而是代数碾压了。

更何况,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本就比外国起步晚,基础薄弱。

电子产品方面,大多数还是不计成本,不计良品率的手工作坊式生产。

这样的话,想要在同级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优势,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偏偏最重要的动力方面,我们也是处于劣势,所以飞天七号的总工,于老,对项目组进行了高标准严要求的拔高,提高了百分之一的能要求。

孙浩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苏易听说查了千分之一,撇了撇嘴,这只是第一种方案,后面还有两种呢。

孙浩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没说差千分之一,是超过了千分之一,刚才那些测试数据,都比要求高了百分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