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凰君> 四十二章 以城换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二章 以城换人(1 / 2)

新月藏勾,银光铺撒。 君悦披衣站在天井中,抬头仰望清冷孤寂的弯月,星罗棋布。众多与唯一,庞大与颗粒,不知是月亮衬托了星星的渺小,还是星星陪衬了月亮的独特? “你在看什么?”身后兰若先的声音传来。 他搬来了两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摆在靠近西厢房前。 “没看什么。”君悦看着面前的桌椅不解,“你在做什么?” 该不会是他要在她房前坐一夜,防止她逃跑吧! “赏月啊!” 兰若先放下桌椅后,又进屋拿来了些瓜果茶点。 君悦径先坐下,斜睨他忙里忙外的搬东西,还真是打算赏月。 兰家坐北朝南,此时不过亥时,月亮仍是偏东。院子东边的厢房挡住了月光,在地面上投下了一片阴影,阴影覆盖了院子的大半。 两人坐的地方,自然是明亮的一边。 院子里很安静,兰老夫人和兰夫人都睡了。门口拴着一只小黑驴,不远处传来了阵阵的蛙声。 兰若先给她倒了茶,又将一块糕点献宝似的递到君悦面前。 “尝一尝。” 这小子又在打什么主意? 君悦接过,尝了一口,是枣泥糕。 甜的,连琋估计会喜欢。 “怎么样?”兰若先拉长上身凑过去,希冀问道。 君悦点头,“不错啊!兰夫人的手艺真是好。” “那这都给你吃。”他将一碟枣泥糕全推给她。“魏家丫头手可巧了,做的东西都特别好吃,我奶奶特别喜欢。等咱要走的时候,可以让她多做点。” 君悦闷笑,这小子可真是一点也不会掩藏自己的内心,连贿个赂都这么快就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了。 果然还是山里好,没有尔虞我诈,活得多天真烂漫。 瞧连城连琋,活得多累啊! 君悦道:“原来这是魏大叔的女儿做的呀!她是你什么人,为什么会送吃的给你啊?” “能有什么关系。”兰若先不自在的缩回了身体,佯装喝茶。“邻居之间送个吃的,这不很正常嘛!” 若是正常,岂会是他这种躲躲闪闪的眼神。 君悦调笑,“让我猜猜,她喜欢你?哎呀,她该不会是你未过门的媳妇吧!” “你,”娃娃脸又气又恼,又恼又羞,声音都低了下去。“你怎么这么厉害啊,这都能猜到。” 君悦很想说:我本来是不知道的,但是看你这反应,就什么都知道了。 还真是容易害羞的单纯乡下孩子,连说到未婚夫妻都害羞。 这要是真拜堂入洞房,岂不是羞到晕过去。 “你看这里,与世无争,有心爱的姑娘,有最亲的亲人,你也准备建立一个家了,这是多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出去呢!我已经不止一次告诉你了,外面的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可我还是想出去看看,我还不想成亲。” 君悦不解,“为什么,难道你不喜欢魏姑娘?” “也不是。我只是觉得这不是我的人生,结婚,生子,然后种地。再让我的孩子结婚,生子,种地,这样的人生……” 他停顿了一会,在想用什么词形容。“很无聊,很单调。” 又道:“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好像你知道自己家旁边住着一个姑娘,而你从来没见过她。你会好奇,你就想过去看看,无论那姑娘是美是丑,你都想过去看看。大概是,我不想给自己留有遗憾吧!” 君悦咀嚼着枣泥糕道:“也许你是对的,人生是自己的,要怎么过得自己选择,旁人不该干涉。” 没见过的景总认为是最美的。 得不到的人总觉得是最好的。 君悦抬头仰望星空,蓦然沉默。 一个林子,关住的是那些经历过生死的看破红尘的世外之人。 却关不住少年意气风发探索未知的心性。 她内心觉得,他也的确该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然后多一些选择。 可理智告诉她,不能。留在这里,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矛盾啊! --- 流光一直到半夜才回来。 “少主,那座祠堂果然有问题。” 君悦不语,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那座祠堂,修建的年代确实久远,那牌位上面写的也是兰氏族人。但是属下仔细检查过,牌位座上有划痕,像是牌位被移动过,痕迹还来不及收拾。” 君悦道:“也许牌位不是被移动,而是被换掉了。” 流星疑惑,“为什么要换掉牌位?” “也许,是不想让我们知道那牌位上写的什么人吧!” 房氐沉思,“这个村子,住的到底是什么人啊!” 君悦不能将早上与魏远航的谈话说出来,这里住的,是当年西蜀赫赫有名的虎啸大将军的十万部下。 只是,为什么要换掉牌位呢?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出路离开这里,我总觉得此处绝非久留之地。” 流星道:“少主的意思是我们留在这里,会有危险。” “这个村子,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我怀疑,村里人是知道出去的路的,只是不告诉我们。” 三人面面相觑,房氐惊道:“少主的意思是说,他们想把我们困死在这?” “不清楚,也许他们不会害我们,但也不会帮我们。” 三人又再次相看一眼,皆是沉默。 这个村子的人,到底打什么主意? --- 日月星转,黑白交替。 恒阳城一如既往的繁华热闹,作为北齐政治权利的中心,如雄狮一般威严的存在。 连城进入城门,一路畅通无阻的策马奔向自己的府邸,在妻子齐晴的殷勤期盼中踏入府内,对齐晴不温不火的交代了几句后,换了身衣裳又匆匆往皇宫而去。 经过庆辉门,直达勤政殿。 殿内齐帝高座龙椅之上,一笔一划的批阅奏章。 “儿臣参见父皇。儿臣奉父皇之命前往沥竹镇调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