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终于让杜家人松口气,可以休息了,赶紧收拾东西老老小小的回杜家村。 杜吉冬开着熊向前的车,载着杜吉秋、杜晓蓝、小河和涛子回了家,山子因为已经高三,杜吉秋怕耽误他学习,今年过年前就是再忙都没让他掺和,这不过年前学校放假也赶紧让他回去复习。 小河和涛子都帮着忙到年底,俩孩子没少挨累,杜吉秋在回来前给两个孩子一人发一份大红包,乐得两个孩子见牙不见眼,直言以后有事他们还帮忙。 姐弟俩将车塞的满满的,几个孩子手上都抱着吃的穿的才出发。 当然,进村的路依旧不好,“大哥说来年就修路,这次他准备动员大伙儿一直修到前面的乡上,村里自己买材料。” “这是好事,到时候咱也出点力,你记得跟大哥说。”杜吉秋赞同着。 杜吉冬点头,“路是肯定要修的,来年咱们还得把树苗运进来,等结了果还得找车运出去,没有路大车根本没法走,还要建厂,没有好路进出不方便。” “那可不,路不好司机师傅都不愿意来。”杜晓蓝对于前几年来姥家用脚丈量的事记忆犹新。 几个人到家后,杜吉冬给王娟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二嫂,这给你,算是今年的工钱,至于村里那几个你给她们好了。” 王娟捏着厚厚地一沓钱,喜笑颜开,嘴里还谦虚着,“哎呀,冬子,咋给这么多,二嫂也没干啥。” “二嫂,我这也算是提前预定了,过完年后咱还得接着干啊。” “真的”王娟脸上闪过惊喜,下着保证,“这事你放心,嫂子肯定干好。” “行,有嫂子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有了这些钱,再加上今年卖木耳的钱,家里就能盖上新房子了,王娟暗暗算着,还能做几样像样的家具。 带回来的东西铺了一炕,杜母看的眼花缭乱,杜吉秋在炕上忙着分东西,这个递给大嫂,那个放在杜母怀里,另外一个塞进二嫂手里终于忙完了才算喘口气,冯梅忙张罗着吃饭,这次她也不推辞了,给啥要啥,全捧回家。 饭桌上杜家人推杯换盏,气氛烈,桌上摆着鸡鸭鱼,吃得杜家人嘴里流油。 杜吉冬给家里两位老人满上酒,“爸妈,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跟我进城” 杜吉冬的话让杜吉、杜吉夏一愣,停住手中的筷子,“冬子,你咋个想法”杜吉先问道。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爸妈愿意跟我进城,过年后我就接他们去城里。如果不愿意进城,种完地后我就给爸妈盖新房。” 老两口互望一眼,带着惊喜,老四能干啊,都能给他们盖新房了。 “爸妈,你们咋个想法”杜吉冬追问着。 杜父感叹一声,“老四啊,我和你妈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了,我们舍不得这啊。” “是啊,在村里就好。在城里我和你爹啥也干不了,在村里我们可以多养点鸭,等来年你姐的山上种了树我们还可以照看一眼,你和你姐在城里好好的,我们愿意去的时候就去转转。”杜母接着道。 “你妈说的就是我想的,村里有你大哥二哥,你和你姐不用惦记,等村里修了路,道好走了,我就带着你妈去城里转转,也过过城里人的子。” 杜吉冬干了手里的酒,“那行,你们愿意在哪儿住就在哪儿住,什么时候想进城了就告诉我,我来接你们。” 杜吉冬将酒给杜吉俩人满上,“既然爸妈他们不去城里,那就种地之后开始盖房子,大哥二哥你们盖不” 冯梅和王娟听到这都带着渴盼的眼神看着丈夫,杜吉和杜吉夏仰头干了杯中酒,“盖,咱都盖新房。” “哇啊盖新房了”孩子们一阵欢呼,杜吉等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也不由地跟着笑了,这子太特娘的有奔头。 “爸,咱家盖几间啊是砖房还是泥土房啊”老末追问着。 杜吉笑呵呵地看着老闺女,“咋你还想住泥土房” 老末眼睛一亮,听懂了父亲的话意,“爸,咱真的盖砖房像姑姑家的那样的砖房” 杜吉用力点头,“对,就像姑姑家那样的砖房。” 泥土房再好也没有砖房气派,但砖房造价高,村里收入低,所以一直以来没能成为村里人造房子的首选。 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是这些年来杜家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也是吃的最开心的一顿,杜吉冬将买来的烟花爆竹拿出来,孩子们无论大小都跑到院子里放开了,灿烂的烟花在院中开放,映红了院子里的男女老少。 是夜,杜吉冬喝多了,早已经睡过去,杜晓蓝也玩累了,躺在被窝里睡着了。 “爸妈,你们也赶紧睡吧。”杜吉秋看老两口还没有睡,忙过来催着,虽然主张守夜,但谁愿意守就守,不想守的也不强求。 “秋啊,你来,坐这。”杜母掀开被子让杜吉秋上炕,将女儿的脚捂在被子里。 “咋的了,妈” “秋啊,你这都跟海大富离了有三年了,在城里有没有遇到合适的啊” 杜吉秋对母亲笑笑,“妈,我这一天天忙的都快成陀螺了,哪里有时间想这个啊。” 杜母拍拍杜吉秋的手,“要是有合适的你就再考虑考虑,毕竟你岁数还小,晓蓝以后嫁人了就剩你一个可咋整”想到将来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过,杜母一阵伤心。 “妈,你想的太多了,即使我没晓蓝这个闺女,我还有那么多侄子侄女呢,他们哪个能对我不好何况我现在还有个晓蓝,所以你不用担心。”见母亲还在伤心,杜吉秋没法,“妈,我答应你,如果有合适的就再找一个还不行吗” “这就对了,为海大富那么个人守着干啥。” 杜吉秋一阵无语,她哪里有闲工夫给他守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