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景府后花园,大水缸摆于当间。景华手持符箓,皱起眉头站在一边。
山城宵禁已经结束,蠹修依旧下落不明。分堂上下外松内紧,景氏二老在外当差未归。
景华因为身有“微恙”,经堂主同意后在家“休养”。趁此机会他正好空出时间,思考那天晚上的“意外”。
王德临死前一击非常突然,大意之下景华被“闪雷符”打个正着。可闪电没有伤害到他,王德的如意盘算落空。王大少爷到最后死不瞑目,少年同样是一头雾水。
数日来景华遍翻典籍、查阅文案,除了能抵抗雷电的宝物外,只剩下“通灵之体”的可能。
所谓“通灵之体”,是指修士、妖兽天赋异禀,灵根异常纯净、几乎没有杂质。因此其对相应灵力极为契合,具备非同寻常的抗性。
典籍里写得很清楚,“通灵之体”多是特殊的花草、妖兽,鲜有修士具备的先例。因为人吃五谷杂粮、身体成分驳杂,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性。通常说某人是木灵根、火灵根,指其对某种灵力契合度较高,足以压制其它玄灵干扰。
天地灵气玄幻莫测,排它性与生俱来。一旦契合某种灵力,体内其他杂质会被逐步压制、直至消除。修士因为身具天赋,所以能和某种灵力互相呼应。普通百姓体内灵根纠缠不清、相互冲突,无法找到契合的灵力,自然谈不上修炼。
景华仔细排查,逐个剔除可能的选项。事发当晚他没带任何宝物,只剩下从灵根入手。
云堂主品评弟子时曾说过,景华资质优秀,普通弟子中百不存一,只比少数天才略逊半筹。显而易见,他距“木灵之体”有很大差距。话说回来,即便是“木灵之体”,也不可能硬抗“闪雷符”。
思索良久找不到答案,景华干脆把心一横、以身试“雷”。
“嗞......”
少年把左手放入水缸,同时打出“闪雷符”。手掌毫无异样,只隐约感觉水波拂过,和之前的遭遇类似。
“嗞......”
他心有不甘,再次换右手入水,情况立刻大不相同。电光闪过,景华只觉如遭雷击,掌心处传来剧烈刺痛,瞬间有虚脱的征兆。
“啊呀!”
大惊之下他左手猛推缸壁、身体后仰,总算及时挣脱电击。
“碰!”
少年仿佛一块硬木,直挺挺地栽倒在地,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除去左手外,全身又痛又麻,好像被百十根钢针扎过。
左右手反应不一,和“雷灵之体”相去甚远。景华还不死心,再把左脚伸进水里,如此这般。
“啪!”
“嗞!”
“啊......”
这下更惨,少年倒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除左手外全身像被无数马蜂叮咬,甚至头发都竖了起来。
景华躺在地上,整个脸孔基本麻木。他嘴巴张得老大,半晌合不起来,和前世的“雷人”十分相似。
自己果然是个蠢货,竟想出如此愚笨的验证方法。还好今天二老不在家,家仆又被打发走了,后院没有旁人。否则被家人知道,铁定又要喝上半年“补药”,享受全天不间断的监视看护。
过了良久,少年慢慢支起上身。
“雷人法”不敢再试。从反应上看,除左手外其它地方无处不痛,“雷灵之体”就是个笑话。可遍翻典籍,没有哪部记录过“雷灵之手”的。
不过两次被“电”的过程中,少年隐约感受到黑色的葫芦。它似乎隐藏在左手之内,几乎细不可查,只在被“电”的瞬间冒出微光。光芒中透出神秘莫测的威势,望之令人生畏。它很快消失在识海之内,再也感受不到。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景华默默安慰自己。
他起身来到标靶前方,双手同出、灵光闪动。
“唰!唰!”
两道风刃齐头并进,一起击中木靶。
“啪!啪!”
电光连过,再次同时命中标靶。
景华暗自点头。“双符齐发”早已掌握,可比起云师傅、毕思雨还远远不及,必须冲击更高的目标。
三张“灵叶箭”分执左右,少年闭上眼睛,开始寻找出手契机。
******************
转眼两个月过去,景华恢复正常生活。早上到“观峰台”修炼,下午回家练习符箓。晚上他依旧练习制符,可惜效果不佳,符纸一如既往地蜷缩报废。
安全起见,景华没有再外出修炼。“凶犯”搜索没有进展,灰衣蠹修如同凭空蒸发,再未漏出任何痕迹。
失望之余,云庸变得沉默寡言。他不再插手宗门杂务,唯独对景华的要求严格许多。
“观峰台”上只剩下云、景两人,“单独教授”自然不缺请教机会。云庸的讲解更具针对性,让少年获益匪浅。
形山城内一切回归正轨,二老忙于家族事务。自那晚起,他们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