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奇异的感觉,好像自己突然间变得与世人不同,变得独特起来,变得有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认识81576以前,除了向老师撒谎没带作业,就没再跟谁说过慌,因为没必要。 即便面对客户,也是本着不在产品和流程方面说谎的原则,最多用模棱两可的话去应付特别难缠的人。 而今天,恐怕是吴庸这辈子骗人数量最多的一天了。 无论是音海学院的宿管阿姨、孙浩的舍友,还是红石乐队的成员们,在吴庸脸不红心不跳的忽悠之下,都轻易相信了他向他们展现的人设。 也不知道是该夸耀他演技爆炸,还是该感叹人类的内心始终向往着阳性情绪,愿意去相信美好。 这种通过随机应变的演技达成目标的方式给了吴庸极大的成就感。 它和单纯的说谎不同。 仅仅是为了欺骗而编织的谎言,会因为违背自己认知的道德而难以心安,伤人伤己。 比如我们普通人最容易撒的谎—— 我做了作业,就是忘记带来了。 我没早恋,你们别老是查我手机翻我日记本。 我会一辈子对你好,永远不会变心。 老板我发烧了,得请两天假。 还有诸如考试作弊,小时候帮爸妈打酱油谎报价格以此中饱私囊,明明没听懂你妈妈给你讲解的题目却在她问你懂不懂的时候说懂,女朋友在你打游戏的时候找你被你以加班的理由搪塞过去,等等。 当然了,以上的例子,吴庸没全占完。 至少,在能称得上早恋的年纪里没有妹子喜欢他。 这些谎言,就只是单纯的欺骗,硬要说目的,只能让被骗的人延迟知道真相的时间,或者自我安慰罢了。 比如小时候说没带作业,基本上就只有那个时候还幼稚单纯的我们才会相信老师真的信了。 然而这些谎言只能导致两个结果,要么你说谎的对象根本不相信,反而因为你的态度而更生气;要么他相信了,却在你最终被戳破谎言的时候累积到更多的负面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人们也渐渐减少了这一类谎言。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该用“谎言”这么重的词来形容的东西。 虚以逶迤。 对着比你更高位的人溜须拍马,跟“朋友”虚情假意的应酬,每天带着冰冷沉重的微笑假面在尘世里挣扎。 比较幸运的是,吴庸在这方面没有太深的体会,每天只有接起电话的时候需要带上面具,实在忍不住了还可以按下静音对着话筒骂一句mmp。 但吴庸没怎么接触过不代表不存在,他知道有许多人都在用这种方式生存,想想就觉得这种被迫演戏的活法太累了! 今天的做法和前面两种都不同。 他只是怀着想要探求真相,让一个垂暮老人得到他应有的尊重和关怀这样一个心态,没有想要伤害任何人,也不是为了欺骗而欺骗。 这一切也没有任何人的逼迫,完全是随着自己的心去做。 因此,在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他才会涌出远超任何一个时刻的满足感。 说不定我天生就是个戏精,只不过之前一直被平凡的人生耽误了? 吴庸一想到这里,嘴角就止不住上扬得更厉害。 不过,今天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初步取得了孙浩的信任和联系方式,还得抓紧时间,进一步挖掘他和老爷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吴庸打开孙浩的薇信朋友圈,最近的讯息都是红石的排演短视频,演出预告之类的,再往一个月以前的消息,居然是锁死的,他设定了外人只能查看最近一个月的信息。 看来从社交平台是挖不到什么线索了。 突然,吴庸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如果只是想知道孙浩和老爷子之间的故事,没必要非得从孙浩这里入手啊! 因为吴庸此时在公交上,旁边还坐了一个中年大婶,不方便直接和81576说话。吴庸便在扣扣上给它发了条信息。 【81576,你不给我孙浩的资料,孙明辉老爷子的总可以给了吧?】 【观察目标的所有详细资料,从立项开始即可随时在志愿者之家查阅。】 81576秒回。 卧槽,忘记还有这个了! 吴庸暗道自己白痴,立马点开志愿者之家app,果然在“观察项目81576-002”中,找到了孙明辉的详细资料。 “孙明辉,男,72岁,明辉集团创始人,现为该集团最大股权持有人。” “幼时家道中落,少年时期曾跟随施工队做工,因吃苦耐劳、敏而好学,得以崛起于微末……” 吴庸草草看过老爷子年轻时的奋斗史,在讲述到他的儿子,也就是孙正道出现的时候,阅读的速度放慢了下来。 按资料里提供的信息来看,孙老爷子因为还没正式步入中年就成了周围人眼里的人生赢家,而且事业还在蒸蒸日上,一天好过一天。 所以当时有不少轻狂气,认为天老大我老二,老子这么成功就说明老子一定是对的。 因此,孙正道从小就被非常严格的要求。在高压管束下,虽然一直很听老爷子的话,从不反抗,但心里无法避免地产生了厌恶情绪。 他甚至没有心力去叛逆,因为习惯的强大惯性以极其强硬的姿态碾压过了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青春期。 在这之后,即便他长大成人,在国际知名的大学毕业,成为明辉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在外人面前均是一副威严果决的样子,却依然挥之不去内心的阴影,连和老爷子进行正常的父子对话都困难。 不过,虽然父子俩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关系死板的上下级,但从这两次有限的接触,吴庸感觉得到,孙正道对老爷子还是有孺慕之情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