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崇祯大帝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卸磨杀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卸磨杀驴(1 / 2)

第一卷风雨飘零

这个问题,龙华民无法回答,也不敢回答。

开什么玩笑,难道他敢当着崇祯皇帝说不能吗?

可要说能,这不是扯淡吗?

欧洲什么时候允许异教徒传教了?

那可是要活活烧死的啊!

真是好算计,你能来,我不能去,这是他娘的什么道理?

崇祯皇帝锐利的眼神,恍如刀锋般紧盯着呐呐不能言的龙华民,充满冷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龙神父,别打着学术交流、信仰自由做幌子,朕很明白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大明,现在不是你们可以染指的。”

这些海盗,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几百年以后,一直执行双重标准。

当然,现在的他们,实力还很弱,还无法像清末那般嚣张。

说起来,这还要感谢海贼王郑芝龙,是他和大明的海师,在欧罗巴人的海战中,屡战屡胜,最终替大明保留海战全胜战绩。

从而,也让整个欧洲,看不清楚大明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大明受招安的一个海盗,都有击败他们的实力,那么整个大明帝国呢?

所以,明的不行,来阴的。

欧洲大陆派出了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等神棍来大明,妄图用传教的方式,从民间着手改变大明的信仰。

崇祯皇帝知道,如果有人迫不及待的劝人包容它,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朋友,而是一条豺狼。

真正朋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等的。

“尊敬的陛下,请看在天主教一直循规蹈矩,也曾为大明朝廷抗击北虏做出贡献的份上,允许我和教友继续留在大明。

我可以保证,天主教将不在民间发展教徒,并全力配合朝廷翻译西方学术书籍。

恳请大明伟大的帝王恩准!”

龙华民的眼里满是哀求,宛如一条可怜的老狗,委屈巴巴的盯着崇祯皇帝。

说这番话,他心里也没底。

可是,他是真没办法了。

因为,如果天主教再次被驱逐出大明,不说这是对教皇重大的打击,而他们这些神职人员,也将获重罪。

在他看来,这次的事情是因为不允许百姓祭祖引起骚乱,继而引发崇祯皇帝震怒,才有要驱逐他们出去的决定。

那索性就像利玛窦一样,先走上层路线,来回迂回,只要留下来,今后才有机会。

这个好像可以有!

听完龙华民的恳请,崇祯皇帝有些犹豫了。

老实讲,相比于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宗教,天主教还是有些作用的。

因为,这些神职人员有文化,可以帮助大明做点事。

天启年间,这群传教士首先到达澳门,然后北上北京。

这其中,汤若望展现了天文学、光学的才华,成功的预测了日食、月食。

并用中文写了一本介绍伽利略望远镜的,第一个将欧洲的最新发明介绍给大明。

崇祯三年,汤若望由礼部尚书徐光启疏荐,供职于钦天监,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

不过,这货利用向太监讲解天文的机会,在宫中传播天主教,御马监太监庞天寿就是这时发展起来的。

崇祯六年,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一百三十七卷。

徐光启死后,李天经接任了他在科学方面的工作,继续完成余下部分的编写。

按照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原则,在大明朝廷的支持下,继续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对其他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

比如是在李天经主持下,由汤若望和大明官员黄宏宪合作翻译,一共有四卷。

原著是德国学者阿格里科拉的。

共十二卷,是欧洲矿冶技术的一部经典著作。

书中介绍了各种金属的分离、制取和提纯方法,也详细介绍了各种无机酸的制法,包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本尊批示户部将分发各地,“着地方官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

只可惜,随着大明的灭亡,本尊的批示没有办法落实,连这本大明政府组织中西学者合力翻译的书籍,在建奴治下也彻底散失。

不过也是,在愚昧的建奴统治下,这是这种类型书籍的必然命运,都会在中国失传,更不必说别的了。

这些人目前还有点用处啊!

如此这样一刀两断一了百了,似乎有点得不偿失啊!

大不了事后卸磨杀驴就是了,嗯,应该可以。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在龙华民眼巴巴的注视下,沉声说道:“龙神父,若是你能答应三点条件,朕或许可以答应你们留在大明。”

“陛下请说?”

峰回路转,龙华民抑制着内心的喜悦,跪在地上高声说道。

要不是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