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秦涅槃> 第51章 西巡(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西巡(二)(1 / 2)

西瓯十县,子婴带着章邯转了一圈,自兵县开始,到最后儒县。

“章部长,这算不算一个大胆改革?”子婴问章邯。

“自古变法,无不伴随着流血与冲突,异常残酷,为何独得西瓯如此顺利?”章邯并不理解,当年秦国商君变法,提出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后,因为与贵族阶层的利益冲突,守旧势力的仇恨和敌意集中到商鞅一个人身上,改革派与守旧派刀兵相见,死伤无数。

最后商鞅还死在了自己亲手制定的制度之下。

子婴听到这话,思考了一会,才跟章邯缓缓说道:“任何变革,从本质上讲,都是鉴于生产力与国力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改变,顺不顺利,主要还是看是否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

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不适应,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

“哦?”

“前秦商君变法,导致了秦国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类改革引发的就是平民阶级与世袭阶级两者的斗争,新旧势力之间的交替,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必然伴随着流血、冲突。”

商鞅变法属于完全不顺利情况,还害死了自己,即使如此,但是他成功了。

“如今的西瓯越族自治区变法顺利,主要是有四点,一是迎合了西瓯当时发展的潮流,二是改革派力量碾压保守派,三是当时政治是南海郡说了算,四是改革所处的时期正是西瓯百废俱兴的建设初期。”

子婴说完后,等着章邯消化这一番话。

就发展潮流上面讲,南海郡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能够保证西瓯划县发展要求,促使改革成功开始;而南海郡作为改革派,几十万军队在手,桀骏等保守派并无一战的实力;政治基础也没有遭受触动,南海郡和桀骏都希望西瓯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最后,西瓯乃至南越,都处于发展初期,大家都有利益的情况下,改革最容易成功。

章邯想通后,对子婴拱手道:“秦王远胜商君!”

“不敢,我也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才看得更远,想得更多!”

子婴赶紧谦虚,作为一个穿越者,后世的知识就是他最大的作弊利器。

至于以后生产力与经济发展跟上来之后,会不会产生一系列冲突,到时候再说,这世上不会又十全十美的制度!适应当时的,就是最好的。

“章部长,我看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郡尉府还有很多财政问题,等着你去解决呢,我估计赵佗此时忙得头重脚轻。”想到这个,子婴赶紧催促章邯回去。

“就依秦王所言,即刻启程赶回番禺。”

两人随即上马,沿着大路飞奔。

大路上,子婴远远地看见了一群人站在中间,纵马接近时,发现孟忻领着一群农民模样的百姓,拦在大路中间。

“孟忻,你不在公学办事,拦我归程,所为何事?”

子婴从马上跳下来,询问孟忻。

孟忻跪拜,“孟忻斗胆,为民请命!”

这个孟忻,还真把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学说在子婴面前展现出来了。

“起来吧,详细说一下。”

孟忻起来后,转身指着后面的农民,“这是商队从中原带回来的流民,他们听说秦王在西瓯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也想得到自己的土地,但由于土地已被分配完,荒地又被原住居民极力开发,加上南越各地多为崇山峻岭,儒县此时竟无多余土地,提供给流民耕种。”

擦,我竟然把这个问题给忽略了,南越人少是不争的事实,但地块也少,总不能让农民学愚公去移山吧?

“抱歉,各位,子婴考虑不周,让诸位来到南越后还饱受流离之苦,心中过意不去,请受子婴一拜!”

一群农民们看到子婴给自己拜礼,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反应,从来没见过上官给黎民道歉的。

子婴也不管他们作什么反应了,对孟忻说:“除了儒县,其他诸县还有没有这种情况?”

孟忻道:“前阵子让人去跟其他九县了解了一下,无一例外,都出现了流民无地耕种的局面。”

子婴一阵摇头,还是太年轻了,本以为从中原拉人回来,就能解决当前南越人口低下的问题,最后却连土地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让人留下来

“这附近还有没有地皮了,”子婴自言自语,“南越就这几块地了,头疼。”

“南海以南,还有一个海岛。”孟忻提醒子婴。

“南海以南我竟然把海南岛忘记了!”子婴兴奋异常,就海南岛那地理位置,种个水稻一年三熟,各种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妥妥地,绝对能够成为南越的大粮仓啊!

“海南岛?南海以南的岛,这个名称确实通俗易懂。”孟忻念了一句。

“孟忻,你是怎么知道那边还有一个海南岛的”

“我来就职后,听这边的原住渔民说的。”

这个时候的海南岛,究竟有没有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