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秦涅槃> 第10章 求贤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求贤令(1 / 2)

“赵郡尉,上次在南海郡郡尉府时,你跟我阐述南海郡现状时曾经说过,南征岭南后,随我军到达岭南的有大批掌握各种技能的亡人、罪人、赘婿、贾人,以及南迁移民中,掺杂着大量前来避难的诸子百家后人?”

“回秦王,实际情况是这样。”赵佗拱手答道。

“这些诸子百家后人能为我所用吗?”子婴心中突然想用诸子百家农家后人,来为其执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生产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奈何此刻郡尉府无人可用。

赵佗心中叫苦,早知不应跟秦王说这件事情,自找苦吃,诸子百家前来避难最大原因正是因为始皇帝焚书坑儒,独用法家......

“秦自商鞅变法开始便独尊法家,始皇一统六国后,更是重用丞相李斯,法家自此在秦一家独大,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诸子百家唯恐始皇对其斩尽杀绝,只能南下避祸,此时若以秦王身份征召,难度很大。”

人在屋里坐,锅从天上来。始皇帝的过错,非要我子婴来承担么?子婴此番体会到背锅侠的痛苦,一阵头疼。求贤求贤,如何求到贤才为我卖命啊?

“求贤,求贤,求......”来回踱步,“求贤令,求贤令!”子婴一派脑门,“来人,笔墨伺候!”

不久,一小斯端上笔墨,子婴根据记忆中的求贤令,大手一挥。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子婴抄袭后世曹操的求贤令一出,众人观看之后,拍手叫绝。

“此篇求贤令,字里行间交织着深沉的感情,文辞恳切,语言淳朴率直。”

“秦王大才,求贤令洒脱清俊,不加雕彩,说事言理,明白如话,于细细评说、反诘疑问中,隐含着秦王对贤才的一片诚挚渴求之心。”

曹操诗文,皆有过人之处,其气概只雄伟,乃得之天生,但这篇求贤令却不注重辞采藻饰,直接以事论事,借史证己,以己说史,更具说服力。求贤令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具有一定合理性。因此子婴决定用曹操的求贤令来征召诸子百家后人。

求贤令一出,南越各处风云搅动,一时间南海郡尉府门庭若市,府里热闹非凡。

报!法家后人求见。

报!儒家后人求见。

报!墨家后人求见。

报!名家后人求见。

报!纵横家后人求见。

报......

“秦王,大秦自秦孝公即位,便决心改革图强,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入秦,提出了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使大秦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及至始皇,一举而吞并六国,请秦王重用法家。”法家后人商锡发言请求。

“非也,商鞅变法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其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百姓所受到的剥削与压迫,为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自李斯后更甚,我认为此时南越应使用我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进行统治百姓。”道家后人杨菿反驳商锡。

“此刻南越诸民急需教化,一方面以诗书而化越俗,利用中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其赡养老弱、废除群婚。另一方面利用行政手段推广中原汉字,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两方面着手,迅速推动南越地区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儒家在南越应当盛行。”

“诸位无须争执,我杂家学术主张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聚集多家言论,贯彻诸位政治主意图与学术主张,此等思想对于南越最为合适不过。”

此刻大厅内诸子百家后人为了得到子婴重用,使自家文化思想发扬光大,争吵得面红耳赤。

子婴对此情景十分满意,期待着南越未来能够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大局面,“诸位且安静片刻,容子婴细说。”

子婴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让刚刚还在热闹的大厅中安静了下来,“诸位所说之言皆有道理,今日能来郡尉府者,一经考察,能力出色之人,均用之!”

哗!子婴此话无异石破天惊,在众人的认知领域里,尚未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驾驭多种流派,不同思想的治国理论策略。一旦运用不好,将身死国灭。

“秦王,此话何解?”商锡率先发问。

“愿详闻。”诸人拱手。

“我将打破自周以来庶人不议的观念,允许诸位针对一些社稷问题,推行自家政治主张,可在南越诸地自行游说、著书、发文。”

“请问秦王,具体如何实施?”杨菿望着子婴,眼中满是疑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